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指经漏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皮肤浅表的赘疣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又名疣疮、瘊子、尤。由于风邪搏于肌肤而生;或肝虚血燥,筋气不荣所致。本病好发于手背、指背、头面等处。初起小如粟米,渐大如黄豆,突出皮面,色灰白或污黄,表面
即十六字气诀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窦杰条。
出《盘山志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主要穴位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风肤胀,为五十七痏。”参见水俞五十七处条。
指开始呈现人的形态的胚胎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:“妊娠三月始胎,当此之时,血不流,形像始化。”
即指针疗法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幼科准绳》集三。即胎热丹毒。见该条。
见金兰循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