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观其色,察其目,知其散复。”
①音义同浮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上下溢于皮肤,故为胕肿。”吴崑注:“肌肤浮肿曰胕肿。”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太阴所至为重胕肿。”②音义同腐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:“其民嗜酸而食胕。”《素问·风论
病症名。出凤林寺《女科秘宝》。指胎伤腹痛漏血,应按胎动不安治疗。如见面赤,口唇焦,指甲色黑者,为胎已死,可用兰石散下之(滑石粉适量,蜜半盅,麻油半盅,开水调服)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白鲜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即手心毒,见该条。
见六种新编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针灸医生。籍贯不详。精通针法,善用补泻法治病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蠹疽。见该条。
器械名。一为烙法中用以检查、治疗喉瘤、乳蛾等之铜制专用器械。略呈弯形或直形。治疗时压迫舌部,以保护舌部和下唇部等处,以免烙铁烫伤。另一种为普通压舌板(有铜制、银制、骨制、象牙制以及竹制)。较前压舌板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