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条
即艾卷,见该条。
即艾卷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柚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六。即麻子仁丸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人面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红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明代官名。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,仅次于大使。参见惠民药局条。
用清热利尿化石的药物,以清下焦湿热,消除结石,解除排尿涩痛,淋沥不畅的治法。常用方药有八正散、石苇散等。
【介绍】:见孟河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验方新编》卷五。初生儿六七日后,阴囊收缩入腹,啼哭不止者,多系感受寒邪所致。治宜温经散寒。用硫磺、吴茱萸各五钱,为细末,研大蒜调涂脐下,再以蛇床子,微炒布包熨脐部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平江府溧阳(今江苏溧阳)人,为平江知府。1154年(绍兴二十四年)辑有《备急总效方》40卷,已佚。
出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。指驱除郁于体内的水液废物。宛,通郁,即郁结;陈莝,是陈旧的铡碎的草,指人体水液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