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莎木面

莎木面

药材名称莎木面

拼音Shā Mù Miàn

别名莎而(《海药本草》),沙孤米(《东西洋考》),西国米(《通雅》)。

出处海药本草

来源棕榈科植物西谷椰子木髓部提出的淀粉

原形态西谷椰子,又名:莎木(《本草拾遗》),沙孤(《东西洋考》)。

常绿乔木。杆高10~20米,由杆基部生多数萌芽,幼时包围叶柄之叶鞘生有硬刺,亦有渐次生长而失去者,故可分为"有刺"及"无刺"二种。叶为羽状,颇似椰子。圆锥花丛,花梗颇大,着生多数淡红色花,为黄褐色有光泽之鳞被所包,果实大如李子

生境分部南洋群岛一带多栽培。

制法开花前采伐树干,截段,纵向破开后,投河中浸软,除去外皮,取其木髓部,用普通制淀粉法,经过粉碎、筛浆过滤、反复漂洗、沉淀、干燥等过程制取淀粉。最纯者色白,次者带褐色。淀粉晒至未十分干燥时,破碎后纳诸布袋中,摇成细粒,再行晒干,即为西国米。质净色白者名"真珠西谷"。

性味甘,温。

①《海药本草》:"平温,无毒;"

②《纲目》:"甘,平温。无毒。"

功能主治温中健脾。治脾胃虚弱,消化不良。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温补。"

②《海药本草》:"主补虚冷,消食。"

③《柑园小识》:"健脾运胃,久病虚乏者,煮粥食最宜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乌泡根

    药材名称大乌泡根拼音Dà Wū Pào Gēn别名乌泡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来源为蕾薇科植物川莓的根或叶。秋、冬季采根,夏季采叶。原形态落叶灌木。高2~5米。茎圆

  • 罗布麻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罗布麻药材名称罗布麻拼音Luó Bù Má别名吉吉麻(《江苏植药志》),泽漆麻、缸花草、野茶(《陕西中草药》),罗布欢的尔(维名)。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

  • 蒙疆苓菊

    药材名称蒙疆苓菊别名蒙古久苓草、地锦花、鸡毛狗来源菊科蒙疆苓菊Jurinea mongolica Maxim.,以茎基部绵毛入药。生境分部内蒙古、新疆。性味淡,平。功能主治止血。主治外伤出血,鼻出血。

  • 栗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栗叶药材名称栗叶拼音Lì Yè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。功能主治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喉疔火毒,煎服(二至三钱)。"②《现代实用中药

  • 青酒缸

    药材名称青酒缸拼音Qīnɡ Jiǔ Gānɡ别名味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草鞋板(《天宝本草》),山蚂蝗、味噌草、蛆草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饿蜞蝇、三把苓(《岭南采药录》),拿身草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&

  • 白地紫菀

    药材名称白地紫菀拼音Bái Dì Zǐ Wǎn别名大火草、牛耳朵火草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白叶不翻、小一支箭、白头翁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

  • 百部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百部药材名称百部拼音Bǎi Bù英文名RADIX STEMONAE别名百条根、百部草、闹虱药、药虱药来源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(Mi

  • 芸薹子

    药材名称芸薹子拼音Yún Tái Zǐ英文名Seeds of Bird Rape别名油菜子。出处出自《千金·食治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.的种子。

  • 丝棉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丝棉木药材名称丝棉木拼音Sī Mián Mù别名白皂树(《中国树木志略》),明开夜合(《河北习见树木图说》),桃叶卫矛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白杜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

  • 赛繁缕

    药材名称赛繁缕拼音Sài Fán Lǚ别名鸡儿肠、鹅儿肠、繁缕来源石竹科赛繁缕Stellaria neglecta Weihe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性味酸,平。功能主治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