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金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即齿衄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粉条儿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整个口腔,包括口唇、舌、齿、腭等。下连气管、食道。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,为脾之外窍,脾胃功能调和,则口食知味,唾液分泌正常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脾气通于口,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。”口唇、舌与喉咙、会厌等
见《医学入门》。怀孕一月,胎元初成,形如露珠,故名。
病证名。陆成一《女界须知》:“湿痰下流,子户旁生肿块,针破出白脓,即消无瘢,又但肿而不痛,知无热毒,用煅白螺蛳壳、南星、半夏、柴胡、甘草、曲糊为丸服。”
见《本草原始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牡丹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清·王实颖《广嗣五种备要》:“胎前素弱,产后又亏,胃难纳谷,脾不健运。或因伤食而停滞,或因血虚而便闭,误进消耗等药,胃气益损,满闷益增,气不升降,滋热助积,郁积之久,遂成膨胀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露蜂房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