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蚕退纸

蚕退纸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蚕退纸

药材名称蚕退纸

拼音Cán Tuì Zhǐ

别名蚕子故纸(《千金方》),蚕纸(《近效方》),蚕布纸(《日华子本草》),蚕蜕纸(《圣惠方》),蚕连(《本草衍义》),蚕连纸(《纲目》),蚕沙纸(《本草求原》)。

出处《嘉佑本草》

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卵子孵化后的卵壳

化学成分蚕卵壳外层含多酚类,中层、内层含类脂,最内层含类脂及蛋白质。

性味《日华子本草》:"平。"

功能主治治吐血,衄血,便血,崩漏,带下,喉风,喉痹,牙疳,牙痈,疔肿,疮疡。
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吐血,鼻洪,肠风泻血,崩中带下,赤白痢,敷疔肿疮。"

②《本草衍义》:"烧灰用之,治妇人血露。"

③《纲目》:"治牙宣,牙痛,牙痈,牙疳,头疮,喉痹,癫狂,药毒,沙证腹痛,小便淋闷,妇人难产及吹乳疼痛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煅存性入丸、散。外用:烧研调敷。

复方①治吐血不止:蚕蜕纸烧存性,蜜和丸,芡实大。含化咽津。(《姚僧坦集验方》)

②治痔漏下血:蚕纸半张,碗内烧灰,酒服。(《奚囊备急方》)

③治崩露下血不止:蚕退纸、棕榈皮(各烧灰存性)。上研细末。每服,各抄二钱,温酒调下。(《海上名方》蚕退散)

④治缠喉风及喉痹:蚕退纸不计多少。烧成灰存性,炼蜜和丸,如鸡头大。含化咽津。

⑤治走马牙疳;蚕退纸烧灰,入麝香少许,贴患处。

⑥治牙宣、牙痈:蚕退纸烧灰,揩龈上。(④方以下出《姚僧坦集验方》)

⑦治小儿头疮:蚕蜕纸烧存性,入轻粉少许。麻油调敷。(《圣惠方》)

⑧治小便涩痛:蚕退纸不拘多少。烧灰细研,入麝香少许,和匀。每服二钱,米饮调下。(《博济方》犀灰散)

⑨治痧证壮热,头痛,呕恶,手足指末微厥,或腹痛闷乱:蚕蜕纸剪碎,于瓶中滚汤沃之,封固良久。乘热服,暖卧取汗。(《类证活人书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蚕退纸

药材名称蚕退纸

拼音Cán Tuì Zhǐ

英文名Silkworm egg sheet

别名蚕子故纸、蚕纸、蚕布纸、蚕蜕纸、蚕连、蚕连纸、蚕沙

出处出自《嘉佑本草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卵子孵化后的卵壳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mbyx mori L.

采收和储藏:春季收集,晒干。

原形态家蚕蛾,雌、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。体长1.6-2.3cm。翅展3.9-4.3cm。体翅黄白色至灰白色。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,各横线色稍暗,不甚明显,端线与翅脉灰褐色,后翅较前翅色淡,边缘有鳞毛稍长。雌蛾腹部肥硕,末端钝圆;雄蛾腹部狭窄,末端稍尖。幼虫即家蚕,体色灰白至白色,胸部第2、第3节稍见膨大,有皱纹。腹部第8节背面有一尾角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我国大部地区,均有饲养。

资源分布:分布很广。

化学成分蚕卵壳外层含多酚类,中层、内层含类脂,最内层含类脂及蛋白质。

性味味甘;性平

归经肝;心经

功能主治止血;止痢;解毒消肿。主吐血;衄血;崩漏;肠痔下血;赤白痢疾;咽喉肿痹;牙疳;口疮;聤耳;疮疡;疔肿

用法用量内服:研末,3-5g;或蜜丸含咽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,或调敷。

复方①治吐血不止:蚕蜕纸烧存性,蜜和丸,芡实大。含化咽津。(《姚僧坦集验方》)②治痔漏下血:蚕纸半张,碗内烧灰,酒服。(《奚囊备急方》)③治崩露下血不止:蚕退纸、棕榈皮(各烧灰存性)。上研细末。每服,各抄二钱,温酒调下 。(《海上名方》蚕退散)④治缠喉风及喉痹:蚕退纸不计多少。烧成灰存性,炼蜜和丸,如鸡头大。含化咽津。⑤治走马牙疳:蚕退纸烧灰,入麝香少许,贴患处。⑥治牙宣、牙痈:蚕退纸烧灰,揩龈上。(④--⑥方均出《姚僧坦集验方》)⑦治小儿头疮:蚕蜕纸烧存性,入轻粉少许。麻油调敷。(《圣惠方》)⑧治小便涩痛:蚕退纸不拘多少。烧灰细研,入麝香少许,和匀。每服二钱。米饮调下(《 博济方》犀灰散)⑨治痧证壮热,头痛,呕恶,手足指末微厥,或腹痛闷乱:蚕蜕纸剪碎,于瓶中滚汤沃之, 封固良久。乘热服,暖卧取汗。(《类证活人书》)

各家论述1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吐血,鼻洪,肠风泻血,崩中带下,赤白痢,敷疔肿疮。

2.《本草衍义》:烧灰用之,治妇人血露。

3.《纲目》:治牙宣,牙痛,牙痈,牙疳,头疮,喉痹,癫狂,药毒,沙证腹痛,小便淋閟,妇人难产及吹乳疼痛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裙带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罗裙带药材名称罗裙带拼音Luó Qún Dài别名万年青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秦琼剑、牛黄伞、千层喜、文兰树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扁担叶(《分类草药性》)

  • 苦瓜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苦瓜子药材名称苦瓜子拼音Kǔ Guā Zǐ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种子。化学成分含水分8.6%,灰分21.8%,纤维19.5%,碳水化物16.4%,脂肪油31.0%。油中含丁

  • 卷耳

    药材名称卷耳拼音Juǎn ěr别名婆婆指甲菜来源石竹科卷耳属植物粘毛卷耳Cerastium viscosum L.,以全草入药。春夏采集全草,晒干。性味淡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解表,降压,解毒。用于感冒发

  • 雷五加叶

    药材名称雷五加叶拼音Léi Wǔ Jiā Yè英文名Acanthopanax simonii Schneid.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刚毛五加的嫩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nthopanax s

  • 猴楠

    药材名称猴楠拼音Hóu Nán别名香樟、牛筋条、牛荆树来源樟科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. [C. hupehanum Gamble],以根皮、果实入药

  • 鲛鱼

    药材名称鲛鱼拼音Jiāo Yú别名蜡鱼、瑰雷鱼(《南越志》),沙鱼、鳆鱼(《本草拾遗》),溜鱼(《纲目》),鲛鲨(《医林纂要》)。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肉。

  • 类梧桐

    药材名称类梧桐拼音Lèi Wú Tónɡ别名接骨树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梅芍秒(傣名)。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类梧桐的根皮或茎皮。茎皮春季采集,根皮秋后采集

  • 东北桤木

    药材名称东北桤木拼音Dōnɡ Běi Qī Mù来源药材基源:为桦木科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或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nus mandshurica(Call.)Hand.-Mazz.[A.frut

  • 紫油木

    药材名称紫油木拼音Zǐ Yóu Mù别名青香木、梅江来源漆树科紫油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 Poiss.,以嫩叶尖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云南。性味微苦、涩,凉

  • 扶桑

    药材名称扶桑拼音Fú Sānɡ别名大红花、红木槿、月月红、木花、公鸡花来源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.,以根、叶、花入药。根、叶全年可采,夏秋采花,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