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赤阳子

赤阳子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赤阳子

药材名称赤阳子

拼音Chì Yánɡ Zǐ

别名救军粮、赤果、纯阳子、火把果(《滇南本草》),红子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救兵粮(《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)),水沙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出处滇南本草

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,晒干。

原形态常绿小灌木,高1~3米。枝通常有棘刺,小枝幼时有锈色细毛。单叶互生,有时簇生;叶柄短;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,长1.5~6厘米,宽0.8~1.4厘米,先端圆或钝,或有小突尖,基部渐狭,边缘具圆锯齿,上面暗绿色,下面淡绿色;托叶小,早落。复伞房花序;花白色,直径约1厘米;萼片5~6,长约1毫米,与子房联合;花瓣与萼片同数互生,倒卵形,长约3毫米,先端圆或微凹,基部短爪状;雄蕊幼,花丝丝状,花药黄色,基部周围有白色绒毛;心皮5,腹面分离,背面有1/2与萼管相连,柱头头状。梨果几球形,直径7毫米,深红色,先端具宿萼,内有小坚果5枚。花期6~7月。果期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向阳处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、陕西等地。

性味①《滇南本草》:"味甘酸。"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酸涩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健脾消积,活血止血。治痞块,食积,泄泻,痢疾,崩漏,产后血瘀。
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胸中痞块,食积,消虫,明目,泻肝经之火,止妇人崩漏。"

②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"治妇人产后百病淹缠,或瘀血成块、血崩。"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痢疾及白带。"

④《云南中草药》:"健脾和胃。治消化不良,腹泻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赤阳子

药材名称赤阳子

拼音Chì Yánɡ Zǐ

英文名Fortune Firethorn Fruit,Fruit of Fortune Firethorn

别名救军粮、赤果、纯阳子、火把果、红子、救兵粮、水沙子、豆金娘、小红子、火棘

出处出自《滇南本草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yracantha fortuneana (Maxim.)Li[Photinia fortuneana Maxim.;Pyracantha crenato-serrata(Hance)Rehd.]

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,晒干。

原形态火棘常绿灌木,高达3m。侧枝短,先端成刺状,嫩枝外被锈色短柔毛,老枝无毛。叶互生在短枝上簇生;叶柄短,无毛或嫩时有柔毛;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,长1.5-6cm,宽0.5-2cm,先端圆钝或微凹,有时具短尖头,基部楔形,不延连于叶柄,边缘有锯齿,近基部全缘。花两性,集生复伞房花序;叶柄长约1cm;萼筒种状;萼片5,三角形,先端钝;花瓣近圆形,白色;雄蕊20,花药黄色,花柱5,离生,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约5mm,橘红或深红色。花期3-5月。果期8-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2800m的山地、丘陵阳坡灌丛、草地及河沟路旁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梨果近球形,直径约5mm。表面红色,顶端有宿存萼片,基部有残留果柄,果肉棕黄色,内有5个小坚果。气微,味酸涩。

化学成分果实含多种维生素:维生素B1(30.2mg/100g),维生素B2(25.7mg/100g),维生素C(60.1mg/100g),维生素E(90.2mg/100g)维生素B6(13.8mg/100g),18种氨基酸,而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,多种无素,其中铁、锌的含量分别为5.24mg/100g和2.96mg/100g,脂肪酸中亚麻酸(linolenic acid,30.5%),亚油酸(linoleic acid,27.47%),油酸(oleic acid,9.57%),蛋白质及糖,另外还含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圣草素(eriodictyol),芸香甙(rutin),芒花甙(miscanthoside),异槲皮甙(isoquercitrin)和槲皮素(quercetin)。

药理作用1、抗氧化作用 以冰箱保存5个月的鲜品制成的常温(20℃)水提取液,体外试验证明具有清除O/2自由基的活力(150u/g);常温保存6个月干品清除0/2的活力有所降低(81.61u/g),干品的煮沸提取物与干品的活力相似。体内试验,老龄大鼠(9月龄)每日给本品15g/只和10g/只.连续给药45d,其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强,但无量效关系。

2.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赤阳子针剂(70%乙醇提取,石灰硫酸法沉淀),能明显促进小鼠体内植物血凝素(PHA)激发的淋巴细胞转化,表现为与对照给相比,过渡型细胞和母细胞均显着上升,说明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。

3.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赤阳子60℃烘干粉碎配成的普通饲料,喂养大白鼠29d后,麻醉状态下胆总管引出胆汁、其lh分泌量给药组显着高于对照组。

4.增强体力作用 赤阳子针剂〔制法同前述)给小鼠腹腔注射,连续9d于末次给药2h后开始游泳试验,给药组小鼠游泳时间显着延长。

5.对血脂的影响 赤阳子干粉配成的普通饲料喂养大白鼠15d,与对照组相比,动物血中的总胆固醇变化不大,但三酰甘油(甘油三酯)含量明显下降。

6.毒性 (1)急性毒性 本品全粉混悬液小鼠口服的LD/50>10g/kg(未测出)。本品流侵膏小鼠口服的 LD/50。为488.1 15.2g(鲜品)/kg;本品针剂(制法见前述)小鼠腹腔注射的 LD/50。为 362.5+ 15.0g(鲜品)/kg;本品针剂静脉注射至10ml,在10min内,对犬的呼吸、血压、心率无明显影响。

(2)亚急性毒性 本品针剂小鼠腹腔注射连续15d,未见肝肾功能异常,亦未见小鼠肝、脾、胸腺重量和肝肾病理切片的异常变化,且给药组平均增重(1、94g)较对照组(0.34g)明显。本品干粉配成普通饲料喂养大鼠30d。未见肝肾功能异常和肝肾切片病理改变。喂至15d时平均增重(7.289g)亦较对照组(6、488g)明显。(3)致突变作用 在Ames试验中,选用TA97、TA98、TA100、TA102 4个菌株对赤阳子丙酮提取液和水提取液进行平板掺入法试验,结果表明,全粉水提取液,对所测试菌株均无诱变性。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(MNPCE)试验,500mg/kg,1000mg/kg和5000mg/kg全粉混悬液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及纺锤体无断裂效应。精子畸形试验,连续灌胃5d,首次灌胃后35d杀鼠取附睾制片,结果表明约药组对小鼠精子无明显影响。

性味甘;酸;涩;平;无毒

归经肝;脾;胃经

功能主治健脾消积;收敛止痢;止痛。主痞块;食积停滞;脘腹胀满;泄泻;痢疾;崩漏;带下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各家论述1.《滇南本草》:治胸中痞块,食积,消虫,明目,泻肝经之火,止妇人崩漏。2.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治妇人产后百病淹缠,或瘀血成块、血崩。

3.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痢疾及白带。

4.《云南中草药》:健脾和胃。治消化不良,腹泻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猫儿屎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猫儿屎药材名称猫儿屎拼音Māo ér Shǐ别名猫屎瓜来源木通科猫儿屎属植物猫儿屎Decaisnea fargesii Franch.,以根及果实入药。根随时可采,鲜用或

  • 锥连栎

    药材名称锥连栎拼音Zhuī Lián Lì别名黄栗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壳斗科植物锥连栎的茎白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Quercus franchetii Skan.采收和储

  • 泥胡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泥胡菜药材名称泥胡菜拼音Ní Hú Cài别名剪刀草、石灰菜、绒球、花苦荬菜、苦郎头来源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

  • 棉花杜仲

    药材名称棉花杜仲别名山杜仲、岩杜仲来源卫矛科棉花杜仲Euonymus virens C. Y. Wu, mss.,以树皮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微苦、涩,微温。功能主治祛风除湿,壮腰止痛,固精。主治痨

  • 蚌兰花

    药材名称蚌兰花拼音Bànɡ Lán Huā英文名Oyster Rhoeo别名蚌花、紫万年青花、荷包兰、蚌兰衣、菱角花、红蚌兰花、州部队出处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花。拉

  • 豆腐泔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豆腐泔水药材名称豆腐泔水拼音Dòu Fu Gān Shuǐ别名豆腐泔(《慈航活人书》)出处《随息居饮食谱》来源为压榨豆腐时沥下之淡乳白色水液。性味《纲目拾遗》:"性

  • 菱叶山蚂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菱叶山蚂蝗药材名称菱叶山蚂蝗拼音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小粘子草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圆菱叶山蚂蝗的根、叶。夏、秋采收。原形

  • 番石榴根

    药材名称番石榴根拼音Fān Shí Liu Gēn别名那拔根来源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sidium guajaua L.采收和储藏:根全年可采,或剥取根皮,洗

  • 狼牙委陵菜

    药材名称狼牙委陵菜拼音Lánɡ Yá Wěi Línɡ Cài别名地蜂子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狼牙委陵菜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tentilla cryptotaeniae Maxim

  • 发痧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发痧藤药材名称发痧藤拼音Fā Shā Ténɡ别名夜牵牛、毒根斑鸠菊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过山龙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菊科植物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