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。疼,义同痛。详腰痛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。
见《本草便读》。即三七,详该条。
舌前半部黄苔、后半部分舌质红色。若舌尖黄苔较少,为热邪初传胃腑;亦有表证未尽者。若舌苔黄较多,红根较少,多为湿热之候,常见于瘟疫初起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前者以清胃热为大法,后者宜清热化湿。
见世医得效方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七。又名摊缓风或瘫缓风。指瘫痪轻症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:“摊则懈惰而不能收摄,缓则弛纵而不能制物。故其证四肢不举,筋脉关节无力,不可枝梧者,谓之摊。其四肢虽能举动,而肢节缓弱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花椒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吉林医药参考资料》(1):32,1971。为刺玫果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华佗别传》。即铍针。见该条。
①疝之别称。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②即奔豚。以其因气上冲而发。故名奔豚气。详奔豚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