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腓肠肌部分。
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即临产。因古代产妇临产时,有的是坐在草蓐上分娩,故名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回回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紫金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与目内陷同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水红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爵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两手肘关节下至寸口部分的皮肤有发热感觉,即尺热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尺肤热甚,脉盛躁者,病温也。”《类经·脉色类》:“尺肤热者,其身必热,脉盛躁者,阳邪有余,故当为温病。”参见发热、尺热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婴儿初生在未满月时,日间安静,夜间时有啼哭不安,持续不停,至天明又转安静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小儿初生夜啼,其因有二:一曰脾寒,一曰心热……”。如见夜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