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逍遥散

逍遥散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逍遥散

药方名称逍遥散

处方甘草(微炙赤)半两,当归(去苗.微炒)、茯苓(去皮.白者)、芍药(白)、白术柴胡(去苗),各一两。

炮制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治血虚劳倦,五心烦热,肢体疼痛,头目昏重,心忪颊赤,口燥咽干,发热盗汗,减食嗜卧,及血热相搏,月水不调,脐腹胀痛,寒热如疟。

又疗室女血弱阴虚,荣卫不和,痰嗽潮热,肌体羸瘦,渐成骨蒸。

用法用量每服二钱,水一大盏,烧生姜一块切破,薄荷少许,同煎至七分,去渣热服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九:逍遥散

药方名称逍遥散

处方甘草(炙微赤)15克当归(去苗,锉,微炒)茯苓(去皮,白者)芍药(白)白术柴胡(去苗)各30克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疏肝养血,健脾和中。治肝郁血虚,五心烦热,或往来寒热,肢体疼痛,头目昏重,心悸颊赤,口燥咽干,胸闷胁痛,减食嗜卧,月经不调,乳房作胀,脉弦而虚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6克,用水300毫升,加烧生姜1块切破,薄荷少许,同煎至210毫升,去滓热服,不拘时候。

备注方中柴胡疏肝解郁;当归白芍养血柔肝;白术甘草茯苓健脾养心;薄荷柴胡以散肝郁;煨生姜温胃和中。诸药合用,可收肝脾并治,气血兼顾的效果。凡属肝郁血虚,脾胃不和者,皆可化裁应用。

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九

猜你喜欢

  • 仙茅散

    药方名称仙茅散处方仙茅(一两.无则好苍术代之)陈皮(一钱)枳壳(麸炒.一钱)厚朴(姜制.一钱) 官桂(一钱)秦艽(一钱)当归(一钱半) 白茯苓(一钱半)白芍药(一钱半)白芷(一钱半)川芎(一钱半)半夏

  • 五味清浊散

    药方名称五味清浊散处方石榴400g红花200g豆蔻50g肉桂50g荜茇5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。性状为黄棕色的粉末;气香,味酸、辛、微涩。炮制上五味,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,即得。功能主治开郁消食,暖胃

  • 阑尾清化汤

    药方名称阑尾清化汤处方银花、蒲公英、丹皮、大黄、川楝子、赤芍、桃仁、生甘草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行气活血。主急性阑尾炎蕴热期,或脓肿早期,或轻型腹膜炎,见低热,或午后发热,口干渴,腹痛,便秘,尿黄。摘录

  • 神效胡粉圆

    药方名称神效胡粉圆处方胡粉、乌贼鱼骨、阿胶(炒焦如珠子),各四十两;白矾(煅)、龙骨(洗),各八十两;密陀僧二十两。炮制上为末,以粟米饭为圆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治肠胃虚滑,下利无度,赤白相杂,里急后

  • 槐枝八仙散

    药方名称槐枝八仙散处方新槐枝(取东引者5握,细锉,对本人秤重)1两半,生干地黄1两,地骨皮1两,梧桐律1两,莽草1两,细辛(去苗)半两,青盐2钱半,乳香2钱半(另研)。制法上除槐枝、乳香、青盐外,同为

  • 开郁降痰汤

    药方名称开郁降痰汤处方杏仁(去皮尖)1钱,枳壳1钱,黄芩(酒炒)1钱,苏子(炒)1钱,桔梗(炒)2钱,香附(童便制)2钱,贝母(去心)2钱,瓜蒌仁(去油)2钱,山楂2钱,甘草2分。功能主治郁痰咳嗽,胸

  • 敛带固真丸

    药方名称敛带固真丸处方制香附8两,醋艾4两,白术3两,茯苓3两,当归3两,川芎3两,芍药3两,赤石脂2两,鹿角霜2两,牡蛎粉2两,椿皮2两,黄柏2两,龙骨1两。制法金樱膏熬热为丸。功能主治调补而兼收涩

  • 豆竹汤

    药方名称豆竹汤处方生大豆1升,青竹算子49枚(长4寸,阔1分)。功能主治卒失音。伤寒失者不语。用法用量和水煮熟。日夜2服。摘录方出《证类本草》卷二十五引孟诜方,名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二

  • 棱术饮

    药方名称棱术饮处方槟榔1钱,三棱1钱,蓬术1钱,草果1钱,山楂1钱5分,白芍1钱5分,麦芽1钱5分,陈皮1钱5分,砂仁1钱5分,广木香1钱5分,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饮食凝积,结聚肠胃,并有寒邪,满腹痛不

  • 萆分清饮

    药方名称萆分清饮处方川萆6克,黄柏1.5克,石菖蒲1.5克,茯苓3克,丹参4.5克,白术3克,莲子心2.1克,车前子4.5克。功能主治清热利湿,分清泻浊。主湿热下注。(萆分清饮)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