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僵蚕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为疫喉火毒极盛,致喉中生泡,泡密有浆,咽喉腐烂之病证。治宜疏解、透达、清化。可选用粘子解毒汤等加减。
病证名。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火类》:“暴瘖,猝痖也。”即暴瘖。详该条。
舌干燥、暗晦如煮熟猪肝色。为津气俱竭,属危重凶险之候(见《望诊遵经》)。
即头摇。见《伤寒论·平脉法》。详头摇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学》(江苏省中医学校)。即疝气穴。见该条(图10)。图10
出《片玉心书》,即胎毒疮疥。见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苦石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汪喆撰。刊于1780年。内容分种子、胎前、临产及产后四门,对产科常见病的治疗方药记述较扼要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曾一度为太医局副长官,其职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。该职系选择熟悉医药之人才充任,共2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