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肺痿病的咳嗽。因阴火灼肺,肺叶痿弱作嗽。《万病回春·咳嗽》:“肺痿嗽者,声哑,咽喉破痛,浊唾涎沫,或唾中有红丝脓血,热在上焦,阴火炽焰,熏蒸肺叶而成,此真病也。宜养血滋阴,清金保肺,消痰降火。
病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与赤眼后生翳同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食禁经》3卷,佚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败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痰积中脘所致的发热。《金匮翼·痰积发热》:“其脉弦滑,其证胸膈痞塞,背心疼痛。活人书所谓中脘有痰,令人憎寒发热,状类伤寒,但头不痛,项不强为异。”参见发热、痰症发热等条。
颊车骨的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。即活络流气饮,见该条。
脉象。脉来如泉之涌出,浮盛而无根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涌泉,浮鼓肌中,太阳气予不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