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十世纪【介绍】:五代后蜀医家。撰有《保童方》。已佚
【介绍】:见冯兆张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。指火邪内郁所致的气喘。多由邪热内郁,肺气壅遏不宣而成。症见喘促、厥逆、神情闷乱等。《医贯·喘》:“又有一等火郁之证,六脉微,甚至沉伏,四肢悉寒,甚至厥逆,拂拂
见《本平圣惠方》卷四十六。即久咳。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萹蓄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耳垢。
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太阴所至为濡化。”指太阴之气司天则湿气敷布,万物泽润。
眼科病证。清·吕熊飞《眼科易秘》:“时维夏令,红障满轮,暑气熏灼,最易染人。”即天行赤眼,详该条。
指灸治。《左传》成公十年:“疾不可为也。……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。”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