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育疗法之一。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。导源于古代的“吐纳导引”,有坐、卧、站等姿式。经近年的实践研究,初步认为专心用功,用调息、意守等方法,调整呼吸之气,使其逐步达到缓、细、深、长,
即肥儿丸第二方,见肥儿丸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橘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药材》。即牡荆茎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大成》。即髋关节脱臼。详胯骨出条。
人体出生后的营养、发育,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供给。《医宗必读》:“一有此身,必资谷气,谷入于胃,洒陈于六腑而气至,和调于五脏而血生,而人资以为生者也。故曰后天之本在脾。”临床上,后天营养失调或因病
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:“妊娠下痢名曰子痢。”
《丹溪心法》卷二方。栝蒌仁一两,半夏二钱,贝母三钱。为末,蒸饼为丸,麻子大,每服一百丸,姜汤送下。治郁痰。
病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(黑睛)暴露者痛而生翳。”类今之暴露性角膜炎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三十六荡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