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除湿丹

除湿丹

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:除湿丹

药方名称除湿丹

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泽泻赤芍药、葶苈乳香没药,各一两。牵牛(五钱),大戟(炒.三两)、陈皮(去白.四两)。

炮制上为末,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治诸湿客搏,腰膝重痛,足胫浮肿,筋脉拘急,津液凝涩,便溺不利,目赤瘾疹,疥癣走注,脚气。

用法用量每服五六十丸,渐加八九十丸,食前温白汤送下。

注意服药后忌酒湿面二三日。

备注一方有泽泻陈皮各一两,无葶苈

摘录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

《宜明论方》卷七:除湿丹

药方名称除湿丹

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泽泻葶苈各60克乳香没药各30克(别研)黑牵牛15克大戟60克(炒)陈皮120克(去白)

制法上药为末,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逐水活血,行气消肿。主湿邪客于肌肤筋脉,腰膝重痛,足胫浮肿,筋脉紧急,二便不利;兼治瘾疹、疽痈、发背、疥癣、脚气、疮疖。

用法用量每服50~80丸,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。并食温粥以助药力。

注意服药前后,忌酒一日。药后忌湿面。

摘录《宜明论方》卷七

《宣明论》卷七:除湿丹

药方名称除湿丹

处方槟榔2两,甘遂2两,威灵仙2两,赤芍药2两,泽泻2两,葶苈2两,乳香1两,没药1两(另研),黑牵牛半两,大戟2两(炒),陈皮4两(去白)。

制法上为细末,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诸湿客搏,腰膝重痛,足胫浮肿,筋脉紧急,津液凝涩,便溺不利,赤瘾疹,疽痈发背,疥癣走注,脚气,疮疖。妇人腰胯疼痛、两脚麻木,恶寒喜暖者。闪脑膝踝足腕大痛及枚疮落马,坠堕打扑等。

用法用量普济方》引《经验良方》有青皮,无葶苈

注意服药前后,忌酒1日,药后亦忌湿面。食温粥补暖;中病即止,虚弱者当慎。

摘录《宣明论》卷七

《准绳·类方》卷二:除湿丹

药方名称除湿丹

处方神佑丸加乳香没药

功能主治水肿。

用法用量考原书此处神佑丸指三花神佑丸,即大戟甘遂芫花、牵牛、大黄轻粉

摘录《准绳·类方》卷二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术散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白术散药方名称白术散处方山药、桔梗、茯苓(去皮)、甘草白芷、陈皮(去白)、青皮(去白)、香附子,各三两。白术四两,干姜(炮)二两。炮制上为末。功能主治治伤寒气脉不和

  • 痰块百效膏

    药方名称痰块百效膏处方制甘遂60克 红芽大戟90克麻黄12克白芥子24克 生南星48克僵蚕48克朴消48克藤黄48克 姜半夏48克功能主治化痰散结。治痰核。用法用量加麻油、铅粉熬膏,摊贴。如已溃者,加

  • 蓼草膏

    药方名称蓼草膏处方鲜蓼草10斤(晒干,烧灰存性,淋灰汁,熬膏至半碗听用),风化窑脑(即石灰)1两。制法上二味调匀,入瓷罐收贮封固。功能主治阴发背,黑凹不知痛者。用法用量如遇阴毒,将笔蘸点在患处。不2次

  • 地黄散

  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六:地黄散药方名称地黄散别名生地黄饮(《普济方》卷一八九)。处方生地黄240克蒲黄180克地骨皮150克黄芩(去黑心)芍药 生竹茹各150克制法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主血热妄行,口鼻出血

  • 内金煮黄鳝

    药方名称内金煮黄鳝处方黄鳝1条(约250克)鸡内金10克制法将黄鳝去肠切段,同鸡内金加水共煮。功能主治补虚损,强筋骨,健胃消积。适用于小儿疳积虚损。用法用量每日1次,酱油调食。摘录《民间方》

  • 淋熨桂附散

    药方名称淋熨桂附散别名淋渫栓附散、桂附散处方桂心1两,附子1两(去皮脐,生用),白矾2两,细辛1两,白芷1两,五加皮2两,桑叶2两。制法上为散。功能主治伤折筋骨疼痛。用法用量淋渫栓附散(《御药院方》卷

  • 化痰清火丸

    药方名称化痰清火丸处方犀角1两,归尾8钱,连翘1两,赤芍6钱,牛子3钱,生地2两,丹皮1两,川连4钱。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。功能主治麻出之时,实热不宣,咳嗽气喘,唇红舌赤,热伏于内,烦躁不

  • 蛇胆陈皮散

    药方名称蛇胆陈皮散处方蛇胆汁100g陈皮(蒸)600g性状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粉末;气微香,味甘、辛、微苦。炮制上二味,陈皮粉碎成细粉,与蛇胆汁混匀,干燥,粉碎,过筛,即得。功能主治顺气化痰,祛风健胃。

  • 健脾渗湿汤

    药方名称健脾渗湿汤处方生黄耆30g,青防风9g,防己9g,白术15g,茯苓皮30g,大腹皮12g,陈广皮9g,生姜皮9g,炙桂枝5g,淡附片15g。功能主治补气行水,健脾渗利,温阳化气。主水湿泛滥(慢

  • 益气活血养心汤

    药方名称益气活血养心汤处方炙黄芪60克,淮小麦30克,毛冬青30克,丹参30克,益母草30克,全当归9克,川芎9克,桃仁9克,桂枝6克,炙甘草6克。功能主治益气活血,助阳通脉。主心气不足,血脉瘀滞。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