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青鱼胆

青鱼胆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青鱼胆

药材名称青鱼胆

拼音Qīnɡ Yú Dǎn

出处食疗本草

来源为鲤科动物青鱼胆汁青鱼剖腹后,割取胆囊,悬挂通风处阴干。鲜用随时采集。

性味《纲目》:"苦,寒,无毒。"

归经①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肝、胆。"
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肾二经。"

功能主治泻热,明目。治目赤肿痛,翳障,喉痹,热疮。

①《食疗本草》:"益人眼。取汁注目中,主目闇,亦涂热疮。"

②《纲目》:"消目赤肿痛,吐喉痹痰涎。"

③《本草汇言》:"胆汁干收,点一切目赤翳障。"

④《本经逢原》:"水磨点喉痹、痔疮,与熊胆同功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入丸、散。外用:点眼或涂敷。

注意《本草经疏》:"目病非风热盛而由于血虚昏暗者,不宜用。"

复方①治目赤障翳:㈠青鱼胆频频点之。一方,加黄连海螵蛸各等分。(《纲目》)㈡川连切片,井水熬浓,去滓煎成膏,入大青鱼胆汁和就,入片脑少许,瓶收密封,每日点之。(《龚氏易简方》)

②治枣花翳内障:青鱼胆、青羊胆鲤鱼胆各七个,熊胆一分,牛胆五钱,麝少许,石决明一两。上为末,面和为丸,如桐子大。空心,茶下十丸。(《眼科龙木论》坠翳丸)

③治喉闭及骨哽:腊月取青鱼胆阴干,患者即以胆少许口中含,咽津。(孙思邈)

④治急喉痹:大青鱼胆(新瓦上焙干,去膜取末)、蛇蜕皮(去沙土,碗内烧灰,研令极细)、白药子(新瓦上焙干)各一钱,白僵蚕(直者,去丝嘴,新瓦上焙干)、白矾(铁铣内飞过留性)各一两。上并为细末,再以乳钵和研令匀。每用半钱,吹入咽喉。若病轻,以多年白盐梅肉细切,入前项药同捣匀,丸如大鸡头大,每服一丸,含化咽津。如白梅稍干硬,用热汤浸软取肉细切用。(《百一选方》)

⑤治恶疮白秃:青鱼胆、木鳖子、牛耳大黄。共研细,调匀涂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临床应用清除鼻腔内水蛭:将腊月收集之青鱼胆阴干后磨成细粉备用。先用麻黄素溶液滴鼻(即可见到水蛭),再用棉签蘸青鱼胆粉末少许,涂于水蛭身上;稍待片刻,水蛭失去吸盘之附着力,即可用镊子夹出,或令患者自行擤出,无任何痛苦。试用13例,均获成功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青鱼胆

药材名称青鱼胆

拼音Qīnɡ Yú Dǎn

英文名Black carp gallbladder

出处出自《食疗本草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青鱼的胆囊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ylopharyngodon piceus(Richardson)

采收和储藏:捕得后,剖腹,取出胆囊,洗净,取胆汁鲜用或晾干。

原形态青鱼,前部略呈圆筒形,向后渐侧扁,腹部圆,无腹棱。头顶部宽平。吻钝尖,口端位,呈弧形,下颌稍短。下咽齿1行,呈臼齿状,齿面光涌。圆鳞,侧线完整,侧线鳞39-46。背鳍3,7-8,无硬刺,起点与腹鳍相对。臀鳍3,8-9,无硬刺。胸鳍下侧位,不达腹鳍。腹鳍起点在背鳍第2分支鳍条下方,末端不达肛门。尾鳍深叉,上、下叶约等长。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,腹部灰白,各鳍均呈黑灰色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属中下层淡水鱼类,栖息于江河港道,沿江湖泊及附属水体中,主要以软体动物为食,也食虾和昆虫幼体。

资源分布: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,上至金沙江,下至河口及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,华北比较稀少。

性味味苦;性寒;有毒

归经肝;胆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明目退翳。主目赤肿痛;翳障;喉痹;热疮

用法用量内外:适量,鲜汁或研末,点眼、吹喉,或涂搽。内服:入丸、散,1.5-2g。

注意内服宜慎。

各家论述1.《食疗本草》:益人眼。取汁注目中,主目闇,亦涂热疮。

2.《本草纲目》:消目赤肿痛,吐喉痹痰涎。

3.《本草汇言》:胆汁干收,点一切目赤翳障。

4.《本经逢原》:水磨点喉痹、痔疮,与熊胆同功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鳞草

    药材名称龙鳞草别名毛石辣草、大叶火焰草、光板猫叶草来源景天科龙鳞草Sedum drymarioides Hance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性味微甘、苦,平

  • 榧枝叶

    药材名称榧枝叶拼音Fěi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红豆杉科植物榧树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orreya grandis Fort.ex Lindl.[Torreya grandi Fort.

  • 翅果藤

    药材名称翅果藤别名多翅果、野甘草、逗屁股果、奶浆果、大对节生来源萝藦科翅果藤Myriopteron extensam (Wight) K. Schum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甘、苦

  • 三叶委陵菜根

    药材名称三叶委陵菜根拼音Sān Yè Wěi Línɡ Cài Gēn别名山峰子根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《浙江即常用草药》来源为蕾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根。4~10月采挖。

  • 大理木香

    药材名称大理木香拼音Dà Lǐ Mù Xiānɡ别名理木香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菜木香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olomiaea edulis (Franch.) Shih [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

  • 接骨树

    药材名称接骨树别名绿泽兰、蚂蚁鼓堆树、戳皮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思茅腐卑Premna szemaoensis Pei,以茎皮入药。全年可采,晒干研末。性味甘,平。功能主治舒筋活络,接骨镇痛,止血生肌

  • 蛇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蛇婆药材名称蛇婆拼音Shé Pó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海蛇科动物半环扁尾蛇的全体。原形态半环扁尾蛇,又名:海蛇。全长63~150厘米。头部短,尾侧扁,躯干略呈圆筒形

  • 鸡挂骨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鸡挂骨草药材名称鸡挂骨草拼音Jī Guà Gǔ Cǎo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刺蕊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集,晒干。原形态直立草本,基部木质化。茎方形,绿色或淡红色

  • 红龙

    药材名称红龙别名风车藤、狗角藤来源金虎尾科红龙Hiptage benghalensis (L.) Kurz,以藤、茎入药。生境分部台湾、广东至西南。性味微苦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敛汗涩精,固肾助阳。主治遗

  • 秃疮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秃疮花药材名称秃疮花拼音Tū Chuānɡ Huā别名秃子花、勒马回[陕西]来源罂粟科秃疮花属植物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 (Maxim.)Fed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