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伪药条辨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安徽青阳人。著《干金圣惠方》一书,已佚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注候》:“人肾虚受邪,不能通传水液故也。肾与膀胱合,俱主水,膀胱为津液之府,肾气下通于阴,若肾气平和,则能通传水液,若虚则不能通传,脾与胃合,俱主土,胃为水谷之海,脾候身之肌
病名。出《神农本草经》石硫黄条。亦名阴中生疮、阴疮、阴、、阴蚀疮等。病因情志郁火,损伤肝脾,湿热下注,郁蒸生虫,虫蚀阴中所致。症见阴部溃烂,形成溃疡,脓血淋漓,或痛或痒,肿胀坠痛,多伴有赤白带下等。治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大驳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延胡丁香丸,见该条。
出清·马之骐《疹科纂要》。即伤寒谷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吕留良条。
病证名。指精液稀少。见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。又称少精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贺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