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香蕈

香蕈

药材名称香蕈

拼音Xiānɡ Xùn

别名香信(《本草求原》),香菇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。

出处《日用本草》

来源侧耳科植物香蕈子实体。春、秋、冬季均可收采,采得后除去泥砂杂质,晒干或焙干。

原形态菌盖径可达10厘米,表面黑褐色,有不规则的裂纹;下面有许多分叉的菌褶。菌柄弯生,白色。盖膜为绵毛状,盖开展后,仅在柄的上部留存毛状的痕迹。

生境分部寄生于栗、柯、槲等树干上,通常都用人工培养。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安徽、广西、广东等地均有。

化学成分干香蕈食部占72%,食部每100克中含水分13克,脂肪1.8克,碳水化物54克,粗纤维7.8克,灰分4.9克,钙124毫克,磷415毫克,铁25.3毫克,维生素B1-0.07毫克,B2-1.13毫克,尼克酸18.9毫克。新鲜香蕈除含水分85~90%外,固形物中含粗蛋白质19%,粗脂肪4%,可溶性无氮物质67%,粗纤维7%,灰分3%。蛋白质中含白蛋白、谷蛋白、醇溶蛋白,三者之比为100:63:2。干香蕈尚含一种蛋白质,含量约2.35%,其中谷氨酸含量为17.5%。干香蕈的水浸物中含组氨酸、谷氨酸、丙氨酸、亮氨酸、苯丙氨酸、缬氨酸、天门冬氨酸、天门冬素、乙酰胺、胆碱、腺嘌呤及痕迹量的三甲胺。脂肪的碘价为139,可见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度甚高。用乙醚抽提所得的油脂部分,不皂化物占30%,混合脂肪酸占60%;后者的饱和脂肪酸中:棕榈酸占80%,蜡酸占10%;不饱和脂肪酸中:亚油酸占80%以上,油酸占10%;不皂化物中,除麦角甾醇外,尚有菌甾醇等。又含一种有强臭的"蜡",熔点38℃,分子中含-CHO,-SH,-SS-基。香蕈中的麦角甾醇,无论用日光或紫外线照晒,皆可转变为维生素D2,故香蕈为抗佝偻病食物之一。香蕈含维生素C甚少(东北产者含0.27微克),又缺乏维生素A及A原。香蕈所含碳水化物以半纤维素为最多,此外尚有甘露醇、海藻糖、葡萄糖、糖原、戊聚糖、甲基戊聚糖等。香蕈的呈味物质,是一群水溶性物质,其中腺嘌呤是主要者之一;其香气,新鲜者以松茸醇为主(占90%),此外尚含正戊基乙基酮4~6%;干燥香蕈,香气则以酮为主。浙皖制造干香蕈,系在炭火上烤干,烤干后,才具有"香菇"的特有佳香,与新鲜者大不相同。新鲜香蕈含分解核酸的酶,水解核酸产生嘌呤等成分。

香蕈所含降低血脂的物质有香蕈太生和2R-羟基-4-(9-腺嘌呤基)丁酸

药理作用香蕈有降低血清脂质的作用,在大鼠饲喂含香蕈的饮食(同时加胆甾醇1%,酪蛋白18%,棉子油5%)1~2月后,可使血清胆甾醇含量较不给香蕈的对照组为低,但肝脏中胆甾醇含量则与对照组无区别。在给胆甾醇1月后,再给香蕈也同样有效(即血清胆甾醇水平下降之速度较不给香蕈者为快)。水及稀醇溶解之部分有效,而醚溶者无效。高脂血症的病人(动脉粥样硬化、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)连服香蕈有效成分150~300毫克/天15周后,甘油三酯、磷脂、总脂及非酯型脂肪酸均有所下降,停药后血脂质梢上升,再给药又可下降。肝功能(SGOT,SGPT,血清总蛋白量、凝血酶元等)则无任何影响。曾分离其有效成分,主要为Eritadenine;另分离出之次要成分为2R-羟-(-腺嘌呤基)-丁酸,效果远较Eritadenine为差。

性味甘,平。

①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

②《医林纂要》:"甘,寒。"

归经①《本草求真》:"专入胃。"
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经。"

功能主治益胃气,托痘疹。

①《日用本草》:"益气,不饥,治风破血。"

②《本经逢原》:"大益胃气。"

③《医林纂要》:"可托痘毒。"

④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为补偿维生素D的要剂,预防佝偻病,并治贫血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3钱。

注意《随息居饮食谱,:"痧痘后、产后、病后忌之。"

各家论述本草求真》:"香蕈,食中佳品,凡菇禀土热毒,惟香蕈味甘性平,大能益胃助食,及理小便不禁。然此性极滞濡,中虚服之有益,中寒与滞,食之不无滋害。取冬产肉厚,细如钱大者良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蝴蝶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蝴蝶树药材名称蝴蝶树拼音Hú Dié Shù别名毛荚蒾、苦酸汤、绣球来源忍冬科蝴蝶树Viburnum plicatum Thunb. f. tomen

  • 筋骨散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筋骨散药材名称筋骨散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荨麻叶腐卑Premna urticifolia Rehd.,以根入药。夏秋采根,洗净切片晒干。性味苦、微辛,微温。功能主治祛风湿,强筋骨,

  • 鹿角芦荟

    药材名称鹿角芦荟拼音Lù Jiǎo Lú Huì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载有“象鼻草”,云:“生云南,一名象鼻莲。初生如舌,厚润有刺,两叶对生,高可尺余,边微内翁,外叶冬瘁,内叶即生,栽之盆玩,喜阴畏暵,

  • 稷米

    药材名称稷米拼音Jì Mǐ别名粢米、穄米(《补缺肘后方》),糜子米(《饮膳正要》)。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之不粘者。5~6月采收,碾去壳用。性味甘,平。①《别录》:"

  • 木天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天蓼药材名称木天蓼拼音Mù Tiān Liǎo别名天蓼(《药性论》),藤天蓼(《本草拾遗》),天蓼木(《圣惠方》),含水藤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葛枣、葛枣猕猴桃(《东北木

  • 狮子草

    药材名称狮子草拼音Shī Zi Cǎo别名九头狮子草、滇香菜菜、小疙瘩、四棱草、血剑草小铁牛、疙瘩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不育红的根茎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yuennane

  • 粟奴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粟奴药材名称粟奴拼音Sù Nú别名粟粒黑粉、谷子黑穗、谷子黑粉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粟奴Ustilago crameri Koern.以冬孢子粉入药。多寄生

  • 刺果苏木

    药材名称刺果苏木拼音Cì Guǒ Sū Mù别名忙果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的叶。夏季采集,晒干。原形态藤状灌木,全株有

  • 野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野葱药材名称野葱拼音Yě Cōnɡ别名太白韭来源百合科野葱Allium prattii C. H. Wright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性味辛,温

  • 棕板

    药材名称棕板拼音Zōnɡ Bǎn英文名Petiolus Trachycarpi别名棕榈皮、棕榈木皮、棕皮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arpus fortunei H.Wendl.的叶柄。9~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