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①指胸腹部痞满、按之不痛的疾患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发于阳,而反下之,热入,因作结胸;病发于阴,而反下之,因作痞。”又:“若心下满而硬痛者,此为结胸也,大陷胸汤主之;但满而不痛者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治病多奇效,后官至太仆卿。
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即阴跷脉的照海穴,阳跷脉的申脉穴,左右共四穴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猕猴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症名。出《灵枢·口问》。系指自咬其唇。详见啮舌条。
证名。又名眼暗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:“夫目者,五脏六腑阴阳精气,皆上注于目。若为血气充实,则视瞻分明;血气虚竭,则风邪所侵,令目暗不明。”即目昏,详该条。
见《温病条辨》。为芦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外耳部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手太阳脉气所发者,……耳郭上各一。”又《广韵》聃,徐锴系传云:“耳无轮郭也。”包括耳轮、对耳轮、耳垂在内的外耳部。
骨名。眉棱骨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零陵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