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七角白蔹

七角白蔹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七角白蔹

药材名称七角白蔹

拼音Qī Jiǎo Bái Liǎn

别名接骨丹、葎叶白蔹活血丹葎草叶山葡萄

来源葡萄葎叶蛇葡萄Ampelopsis humulifolia Bunge,以根皮入药。

生境分部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南至安徽。

性味辛,热。

功能主治活血散瘀,消炎解毒,生肌长骨,祛风除湿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疮疖肿痛,风湿性关节炎。

用法用量3~5钱,作煎剂(研粉酒冲服0.5~1钱)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七角白蔹

药材名称七角白蔹

拼音Qī Jiǎo Bái Liǎn

别名接骨丹活血丹、葎叶白蔹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律叶蛇葡萄的根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pelopsis humulifolia Bunge

采收和储藏:秋季挖取根部,洗净泥土,剥取根皮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律叶蛇葡萄木质藤本。枝光滑无毛或偶有微毛;卷须与叶对生,分叉。叶互生;叶柄与叶等长;叶片质地坚韧,多3裂近中部,肾状五角形或心状卵形,有时3浅裂,长宽约7-12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平截,边缘具粗锯齿,上面鲜绿色,有光泽,无毛,下面苍白色,无毛或脉上微有毛。聚伞花序与叶对生,疏散,具细长总花梗;花小,淡黄色;花萼浅杯状;花瓣5,卵形,长约2.5mm;雄蕊5,与花瓣对生;花盘浅杯状;子房上位,着生于明显的花盘上。浆果近球形,径6-8mm,淡黄色或淡蓝色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山坡或沟谷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等地。

性味辛;温

功能主治祛风湿;散瘀肿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瘀肿;痈疽肿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脷叶

    药材名称龙脷叶拼音Lóng Lì Yè别名龙舌叶、龙味叶、牛耳叶来源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龙脷叶Sauropus rostrata Miq.的叶。全年可采,或夏秋采集,晒干。性味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清热化

  • 川黔鸭脚木

    药材名称川黔鸭脚木拼音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短序鹅掌柴的茎皮和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efflera bodinieri(Levl.)Rehd,[

  • 毛桐

    药材名称毛桐拼音Máo Tónɡ别名紫糠木、圆鞋、黄花叶、红妇娘木来源大戟科毛桐Mallotus barbatus (Wall.) Muell.-Arg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湖北、

  • 定心散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定心散药材名称定心散拼音Dìnɡ Xīn Sàn出处浙江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。全年可采;挖取根茎,除尽叶柄,切片晒干。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

  • 小南木香

    药材名称小南木香拼音Xiǎo Nán Mù Xiānɡ别名南木香、地擅香、藤子暗消、小楠木香、土木香、打鼓藤、串石藤、毛叶子寒药、白防己、金不换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马兜铃科植物云南马兜铃的根、根茎及藤。

  • 林檎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林檎根药材名称林檎根拼音Lín Qín Gēn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根。功能主治《食疗本草》:"治白虫,蛔虫,消渴,好睡。"用法

  • 鸡毛狗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鸡毛狗药材名称鸡毛狗拼音Jī Máo Gǒu别名久苓菊、久苓草、地棉花来源菊科鸡毛狗Jurinea potanini Iijin,以带根全草及茎基部绵毛入药。生境分部内蒙

  • 白果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果叶药材名称白果叶拼音Bái Guǒ Yè出处《品汇精要》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。性状干燥叶片,大多折叠或已破碎,完整者呈扇形。上缘有不规则波状缺刻,有时中间

  • 石豇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石豇豆药材名称石豇豆拼音Shí Jiānɡ Dòu别名石小豆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高山瓦韦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,阴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达20厘米。根

  • 瓜子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瓜子藤药材名称瓜子藤拼音Guā Zǐ Ténɡ别名念珠藤、阿利藤、过山香、满山香、春根藤来源夹竹桃科念珠藤属植物链珠藤Alyxia sinensis Champ. e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