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三枝叶

三枝叶

药材名称三枝叶

拼音Sān Zhī Yè

别名三叉叶、三爪皮、喜叶子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滇素馨的根或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asminum subhumile W.W.Smith[J.subhumile W.W.Smith var.glabricymosum(W.W.Smiih)Miaoex P.Y.Bai;J.diversifloium Kobuski var.Jabricymosum(W.W.Smith)Kobuski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夏、秋季采收,根挖取后,除去泥土,切片;叶洗净,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,高0.5-5m。小枝无毛或密被柔毛,具棱角。叶互生,三出复叶与单叶混生,小叶3枚,稀2或5枚;叶柄长0。5-6cm,具沟;叶片革质,两面光滑或下面沿中脉被短柔毛;小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-12.5cm,宽1-5cm,先端急尖至渐尖,基部圆形或楔形,小叶柄无或可达3cm;单叶卵形或宽卵形,有时近圆形或为披针形。聚伞花序常多少呈圆锥状排列,顶生;苞片线形,长1-5mm;花梗长1-1;2cm,光滑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至绒毛;花芳香;花萼被绒毛或无毛,裂片不明显;花冠黄色,近漏斗状,花冠管长0.8-1.2cm,裂片4-5枚,宽卵形或近圆形、长圆形,长3-9mm,宽3-4mm。果球形或椭圆形,长1-1.6cm,径0.5-1.6cm,呈黑色或红黑色。花期3-7月,果期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溪边或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
性味辛;微苦;性平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止痛;止血。主感冒发热;头痛身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 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或研末撤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菜头肾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菜头肾药材名称菜头肾别名土太子参[浙江乐清]来源爵床科菜头肾属植物菜头肾Championella sarcorrhiza C. Ling,以根及茎、叶入药。全草夏秋可采,晒干,扎把

  • 黄瓜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瓜藤药材名称黄瓜藤拼音Huánɡ Guā Ténɡ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茎。6月采。阴干或鲜用。性味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淡,无毒

  • 黄羊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羊肉药材名称黄羊肉拼音Huánɡ Yánɡ Ròu出处《饮膳正要》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肉。原形态黄羊(《饮膳正要》),又名:羳羊(《尔雅》),茧耳羊(《

  • 仙百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仙百草药材名称仙百草来源菊科仙百草Aster tubinatus S. Moore var. chekiangensis C. Ling, mss.,以根入药。原形态本变种与正种区

  • 刺楸茎

    药材名称刺楸茎拼音Cì Qiū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Kalopanax septemlobus (Thunb.) Koidz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

  • 大接骨丹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接骨丹药材名称大接骨丹拼音Dà Jiē Gǔ Dān别名水冬瓜、接骨丹、叨里木来源为山茱萸(叨里木科)鞘柄木属植物裂叶鞘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.、

  • 鸢翅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鸢翅骨药材名称鸢翅骨拼音Yuān Chì Gǔ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翅骨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鸢脚爪"条。功能主治治小儿齁咳累,鸢翅骨,刮灰兑

  • 苏铁根

    药材名称苏铁根拼音Sū Tiě Gēn出处本品原植物以番蕉之名始载于《群芳谱》。1.《花镜》曰:“凤尾蕉一名番蕉。”2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载风尾蕉,谓:“南方有之,南安尤多,树如鳞甲,叶如棕榈,尖硬光泽

  • 岩蜈蚣

    药材名称岩蜈蚣拼音Yán Wú Gōnɡ别名红孩儿、爬地龙、爬岩龙、爬山猴、野海棠、荷叶参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秋海棠科植物盾叶秋海棠的带根茎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gonia caualeriei

  • 马柳根

    药材名称马柳根拼音Mǎ Liǔ Gēn别名小红柳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,乌兰-布勒嘎苏(蒙名)。出处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来源为杨柳科植物乌柳的根和须根。随用随采。原形态灌木,高1~2米。小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