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东廧子

东廧子

药材名称东廧子

拼音Dōnɡ Sè Zǐ

别名沙蓬米、沙米、登相干、登粟、吉刺儿

出处出自1.《本草拾遗》。

2.《康熙几暇格物编》:沙蓬米,凡沙地皆有之,鄂尔多斯所产尤多。枝叶丛生如蓬,米似胡麻而小。作为粥,滑腻可食;成为末,可充饼饵茶汤之需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藜科植物沙蓬的种子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griophyllum squarrosum (L.)Moq.[A.arenarium Bieb.]

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后打下种子,去掉杂质,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20-60cm。茎由基部分枝,最下部的一层分枝常对生或轮生,平卧,上部枝条互生,斜展,多曲折,坚硬,具条纹状角棱,幼时密被散射状分枝毛,后渐光滑,草绿色。叶互生;无柄;叶片披针形至线形,长2-7cm,宽1-10mm,先端具尖刺,基部渐狭,全缘,具散射状分枝毛,叶脉凸出,平行。穗状花序紧密,卵圆状或椭圆状,无梗,1-3个腋生;苞片宽卵形,先端具小尖头,后期反折;花被片1-3,膜质;雄蕊2-3,花丝锥形,膜质,花药卵圆形;子房上位,花柱短,柱头2,丝状。胞果圆形或椭圆形,两面扁平,或背面稍凸,具膜质翅,先端果喙分成两个小喙,小喙先瑞外侧各具一小齿突。种子扁平,圆形,光滑,有时具浅褐色斑点。花期8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沙丘及沙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西藏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近圆形,扁平,光滑,有时具浅褐色的斑点。

性味甘;性平

归经肺;脾;胃经

功能主治健脾消食;发表解热;利水。主饮食积滞;噎膈反胃;感冒发烧;肾炎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~15g;或煮食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拾遗》:益气轻身,坚筋骨。

2.《康熙几暇格物编》:性暖,益脾胃,易于消化,好吐者,多食有益。

3.《药性考》:清热消风。

4.《纲目拾遗》:通利大肠,消宿食,治噎膈反胃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斑叶紫金牛

    药材名称斑叶紫金牛拼音Bān Yè Zǐ Jīn Niú别名血党、小罗伞、斑叶朱砂根、百两金、沿海紫金牛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斑叶紫金牛Ardisia punctata Lind

  • 日中花

    药材名称日中花拼音Rì Zhōnɡ Huā别名还魂草、午时草、嘴草、禾雀舌来源药材基源:为马齿苋科植物毛马齿苋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rtulaca pilosa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二季采

  • 珍珠风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珍珠风药材名称珍珠风拼音Zhēn Zhū Fēnɡ别名珍珠柳(《草木便方》),鱼子、漆大白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鲤鱼下子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。出处《草木便方》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

  • 赤腹松鼠

    药材名称赤腹松鼠拼音Chì Fù Sōnɡ Shǔ英文名Sciurus;Squirrel别名红腹松鼠、松鼠出处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松鼠科动物赤腹松鼠去内脏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棉花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棉花子药材名称棉花子拼音Mián Huā Zǐ别名木棉子(《本草经疏》),棉花核(《兰台轨范》)。出处《百草镜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。药理作用参见"棉花根&

  • 土贝母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土贝母药材名称土贝母拼音Tǔ Bèi Mǔ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(Maxim.) Franquet 的干燥块茎。秋季采挖,洗净,掰开,煮

  • 小洋紫苏

    药材名称小洋紫苏拼音Xiǎo Yánɡ Zǐ Sū别名假回菜、双飞蝴蝶、桂花疮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科植物肉叶鞘蕊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leus carnosiolius(Hemsl.)Dun

  • 黄细辛

    药材名称黄细辛拼音Huánɡ Xì Xīn别名土细辛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长花细辛的根。秋季采挖,取根,洗净,阴干或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10~15厘米。根茎短,

  • 乱角莲

    药材名称乱角莲拼音Luàn Jiǎo Lián别名六棱椎出处《文山中草药》来源为兰科植物滇石仙桃的块根。全年可采。鲜用或切片晒干后研粉用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假鳞茎长10~15厘米,

  • 小蕨鸡

    药材名称小蕨鸡拼音Xiǎo Jué Jī别名白粉蕨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、叶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20~50厘米。根茎倾斜,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。叶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