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九牛薯

九牛薯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九牛薯

药材名称九牛薯

拼音Jiǔ Niú Shǔ

别名九龙根、九牛子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。

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

来源葡萄科植物角花乌蔹莓块根。全年可采,切片晒干。

原形态角花乌蔹莓,又名:菱茎葡萄、野葡萄、钻地羊。

多年生草质藤本。根部球状,表皮黑色,内部浅白色。茎高2~4米,小枝深绿色,秃净,作四棱状。卷须先端两叉,与叶对生。鸟足状复叶;小叶5;总叶柄长1.5~2.5厘米,柄面具阔槽;小叶长椭圆形、卵圆形或倒卵椭圆形,长3~6厘米,宽2~3厘米,先端渐尖或短尖,边缘前半部疏生小锯齿,基部稍圆形或广楔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绿色,侧脉5~7对,直达叶缘小齿顶,小叶柄长4~8毫米;托叶2片,三角状。复伞形花序;梗长2~3厘米;有时具2苞片;花被4片,浅绿带白色,卵状三角形,长约2.5毫米;雄蕊8枚,花丝短,花药细小,黄色;雌蕊1,花柱短,柱头4裂。浆果圆形,径约6毫米,熟时蓝色。种子1~2枚。花期4~6月。果期11~12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溪边、山谷、林缘、村边灌木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山东等地。

性味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甘,平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《南宁市药物志)):"润肺,止咳,化痰。治肺痨,咳嗽,血崩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5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九牛薯

药材名称九牛薯

拼音Jiǔ Niú Shǔ

英文名Root of Corniculate Cayratia

别名九龙根、九牛子、钻地羊。

出处出自《南宁市药物志。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角花乌蔹莓的块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yratia corniculata (Benth.)Gagnep.[Vitis corniculata Benth.;Columella corniculata (Benth.)Merr.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挖出块根,除去泥土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角花乌蔹莓草质攀援藤本。全株无毛。茎纤细;卷须呈叉状分枝。鸟趾状复叶互生;叶柄长达4cm或更长;具5小叶,叶片膜质,卵形或长圆形以至竟披针形,中间小叶披针形、狭长圆形,长4-9cm,宽1.5-3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侧生小叶较小,卵形或宽卵形,长2-3cm,基部楔形,稍不等,边缘有疏离的小尖齿;小叶柄长短不等,中央的长达15mm,侧生的长1-3mm。花两性,聚伞花序腋生,总花梗长4-5cm或更长;花小,长约2mm;花萼浅杯状;花瓣4,长圆形,长约2mm,先端稍合生,每一花瓣先端具一明显的小角,直立或弯曲;雄蕊4;花柱短,锥形。浆果球形,直径约8mm,成熟时黑色,内有种子1-4颗。种子卵状三角形,背面有2条深沟和3-4条横纹。花期4-5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区的山谷密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
性味甘;平

归经肺经

功能主治润肺止咳;止血。主肺痨咳嗽;痰中带血;崩漏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

各家论述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润肺,止咳,化痰。治肺痨,咳嗽,血崩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岩乌头

    药材名称岩乌头拼音Yán Wū Tóu别名岩乌子、岩乌、雪上一枝蒿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岩乌头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omitum racemulosum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夏末秋

  • 樟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樟木药材名称樟木拼音Zhānɡ Mù别名樟材(《本草拾遗》),香樟木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吹风散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,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

  • 圆柏叶

    药材名称圆柏叶拼音Yuán Bǎi Yè别名柴达木圆柏、陇东圆柏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出处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来源为柏科植物祁连山圆柏的叶。全年可采,生用或炒用。原形态常绿

  • 竹衣

    药材名称竹衣拼音Zhú Yī别名金竹衣(《景岳全书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。原形态金竹(《竹谱详录》),又名:黄金竹、黄竹、黄皮竹、黄竿(坪井《竹类图谱》),黄苦

  • 蓬莪术

    药材名称蓬莪术拼音Pénɡ é Shù别名蓬莪茂(《药性论》),蒁药(《唐本草》),蓬莪蒁(《日华子本草》),广茂(《珍珠囊》),蓬术(《普济方》),莪蒁(《本草备要》)

  • 南瓜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南瓜根药材名称南瓜根拼音Nán Guā Gēn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根。性味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淡,无毒。"功能主治利湿热,通乳汁

  • 磨盘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磨盘根药材名称磨盘根拼音Mó Pán Gēn出处《广西中药志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根。4月采挖,晒干。生境分部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性状干燥根呈圆锥形,粗大,长达1

  • 毛赤车

    药材名称毛赤车别名羊眼草、石解骨、蔓赤车、坑兰、坑冷来源荨麻科毛赤车Pellionia scabra Benth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甘、淡,凉。

  • 田菁

    药材名称田菁拼音Tián Jīnɡ别名小野蚂蚱豆、牙喊撒[傣语]来源豆科田菁Sesbania Cannabina (Retz.)Pers.,以叶、种子入药。生境分部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

  • 野菱根

    药材名称野菱根拼音Yě Lí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鞭科植物野菱和细果野菱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apa incisa Sieb. Et Zucc. Var. quadricaudata 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