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倒吊笔叶

倒吊笔叶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倒吊笔叶

药材名称倒吊笔叶

拼音Dǎo Diào Bǐ Yè

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。全年可采。

性味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"甘,凉。"

功能主治治急性炎症感染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3钱。

复方治感冒发烧:倒吊笔干叶二至三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临床应用治疗急性炎症感染:取倒吊笔鲜叶制成糖衣浸膏片。成人每日4次,每次6~8片,小儿酌减。经临床验证,以对急性肾盂肾炎、急性上呼吸道炎、急性咽炎、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比较明显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倒吊笔叶

药材名称倒吊笔叶

拼音Dǎo Diào Bǐ Yè

出处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rightia pubescens R.Br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切碎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乔木,高8-20m。全株具乳汁;树皮黄灰褐色,浅裂;枝条密生皮孔,嫩枝被黄色柔毛,老枝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0.4-1cm;叶片坚纸质,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-10cm,宽3-6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急尖至钝,叶面微被柔毛,叶背密被柔毛;侧脉每边8-15条。聚伞花序顶生;花萼5裂,裂片宽卵形,比花冠筒短,内面基部有腺体;花冠白色、浅黄色或粉色,漏斗状,裂片5,长圆形;副花冠分裂为10鳞片,呈流苏状,比花药长或等长,其中5枚鳞片生于花冠裂片上,先端通常有3个小齿,其余5个鳞片生于花冠筒先端,先端2深裂;雄蕊5,花药伸出花冠喉部之外,花药箭头状,被短柔毛;子房由2枚粘生心皮组成,无毛,花柱丝状,向上逐渐增大,柱头卵形。蓇葖2个粘生,线状披针形,灰褐色,斑点不明显,长15-30cm,直径1-2cm。种子线状纺锤形,黄褐色,先端具淡黄色绢质种毛,种毛长2-3.5cm。花期4-8月,果期8月至翌年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低海拔热带雨林中和干燥稀树林巾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和云南等地。

药理作用倒吊蜡烛鲜叶100%浓度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、甲型和乙型链球菌、大肠杆菌、变形杆菌、痢疾杆菌、绿脓植杆菌等有一定抗菌作用[1]。

性味甘;微苦;性凉

功能主治祛风解表;清热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咽喉肿痛;急慢性气管炎;急性肾盂肾炎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5-10g。

复方治感冒发烧:倒吊笔干叶二至三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柳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柳根药材名称柳根拼音Liǔ Gēn别名杨柳须(《天宝本草》),水柳须(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),红龙须(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),分水翁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青龙须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

  • 红直獐牙菜

    药材名称红直獐牙菜拼音Hónɡ Zhí Zhānɡ Yá Cài别名红直当药来源龙胆科红直獐牙菜Swertia erythrosticta Maxim.,以全草

  • 陀罗紫菀

    药材名称陀罗紫菀拼音Tuó Luó Zǐ Wǎn别名单头紫菀、一枝香来源菊科陀罗紫菀Aster tubinatus S. Moore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

  • 虎掌草叶

    药材名称虎掌草叶拼音Hǔ Zhǎnɡ Cǎo Yè别名虎掌叶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虎掌草和小花虎掌草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nemone rivularis Buch.Ham.ex DC.

  • 大叶白纸扇

    药材名称大叶白纸扇拼音Dà Yè Bái Zhǐ Shàn别名黐花、大叶靛青、山膏药、惊风草、鸡母樵、铁尺树、白纸扇、臭叶树、合叶通草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第二十九卷群芳类载有(黍离)花一名,曰:"(黍

  • 刀口药

    药材名称刀口药拼音Dāo Kǒu Yào别名白胡子狼毒、大叶一枝箭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三花兔耳风的叶。夏、秋采叶,晒干或研粉备用。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。根直条状,表面土棕色

  • 秀丽野海棠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秀丽野海棠药材名称秀丽野海棠拼音Xiù Lì Yě Hǎi Tánɡ别名高脚山茄、活血丹出处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秀丽野海棠的全草及根。全

  • 香叶天竹葵

    药材名称香叶天竹葵拼音Xiānɡ Yè Tiān Zhú Kuí别名香艾、香叶来源牻牛苗儿科香叶天竹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 L. Herit.,以

  • 鬼灯笼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鬼灯笼根药材名称鬼灯笼根拼音Guǐ Dēnɡ Lonɡ Gēn别名土骨皮(《陆川本草》)。出处《本草求原》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。秋季采。性味苦,寒。①《本草求原》:&qu

  • 葱须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葱须药材名称葱须拼音Cōnɡ Xū别名葱根(《别录》)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。性味《食疗本草》:"平。"功能主治治风寒头痛,喉疮,冻伤。①《别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