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刺梨叶

刺梨叶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梨叶

药材名称刺梨叶

拼音Cì Lí Yè

出处《草木便方》

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叶片

功能主治①《草木便方》:"疗疥,痈,金疮。"

②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治小儿热疮,捣敷;外痔,焙干,研末,麻油调敷。亦可煎服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刺梨叶

药材名称刺梨叶

拼音Cì Lí Yè

英文名Leaf of Single Roxburgh Rose

别名茨藜叶

出处出自于《草木便方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和单瓣缫丝花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Rosa roxburghii Tratt.2..Rosa roxburghii Tratt.f.normalis Rehd. Et Wils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叶,鲜用呀晒干。

原形态1.缫丝花 灌木,高约1-2.5cm;树皮灰褐色,成片状剥落;小枝常有成对皮刺。羽状复叶;小叶9-15,连叶柄长5-11cm;叶柄和叶轴疏生小皮刺;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;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1-2cm,宽0.5-1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宽楔形,边缘有细锐锯齿,两面无毛。花两性;花1-3朵生于短枝顶端;萼裂片5,通常宽卵形,两面有绒毛,密生针刺;花直径5-6cm;重瓣至半重瓣,外轮花瓣大,内轮较小,淡红色或粉红色,微芳香;雄蕊多数,着生在杯状萼筒边缘;心皮多数,花柱离生。果扁球形,直径3-4cm,绿色,外面密生针刺,宿存的萼裂片直立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
2.本变型花为单瓣,粉红色,直径4-6cm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2.生于海拔500-2500m的向阳山坡、沟谷、路旁及灌丛中。
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

2.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
性味酸、涩;寒

归经肺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暑,解毒疗疮,止血。主痔疮,痈肿,暑热倦怠,外伤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研末,麻油调,或鲜用捣敷。

各家论述1.《草木便方》:疗疥,痈,金疮。

2.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治小儿热疮,捣敷;外痔,焙干,研末,麻油调敷。亦可煎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番石榴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番石榴干药材名称番石榴干拼音Fān Shí Liu Gān出处《广西中药志》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未成熟的干燥幼果。夏、秋采收,晒干。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番石榴(《楂物

  • 苦木叶

    药材名称苦木叶拼音Kǔ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crasmaquassioides(D.Don)Benn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,洗净,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
  • 微籽

    药材名称微籽来源大戟科微籽Baliospermum effusum Pax et Hoffm.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辛,温。功能主治解毒驱虫,散瘀消肿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,蛔虫病,黄疸型肝

  • 雪山芪

    药材名称雪山芪来源豆科雪山芪Astragalus balfourianus Simpson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甘,温。功能主治补中益气,壮阳益肾。治体虚,贫血,产后虚弱,子宫脱垂,脱肛,自汗

  • 小红柳根

    药材名称小红柳根拼音Xiǎo Hónɡ Liǔ Gēn别名乌柳根来源药材基源:为杨柳科植物小红柳的根和须状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ix microstachya Turcz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、

  • 鸭脚罗伞

    药材名称鸭脚罗伞拼音Yā Jiǎo Luó Sǎn别名空壳桐、有勒鸭脚、刺鸭脚木、七加皮、掌叶木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罗伞的根、树皮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assaiopsis glomer

  • 润鳞鳞毛蕨

    药材名称润鳞鳞毛蕨来源蕨类鳞毛蕨科润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 (Benth.) C.chr.ex Ching,以根状茎入药。生境分部华南长江流域向北达河南。功能主治敛疮,解毒

  • 辉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辉葱药材名称辉葱别名宗娃[藏名]来源百合科辉葱Allium splendens Willd.,以全草、籽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。性味辛,温。功能主治全草:发散风寒,止痢。主治感冒头痛,

  • 朱砂藤

    药材名称朱砂藤拼音Zhū Shā Ténɡ别名朱砂莲、托腰散、野红薯藤来源萝藦科朱砂藤Cynanchum officinale (Hemsl.)Tsiang et Zhang [Pentat

  • 黄大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大豆药材名称黄大豆拼音Huánɡ Dà Dòu别名黄豆(《日用本草》)。出处宁原《食鉴本草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。原形态形态详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