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功劳叶

功劳叶

药材名称功劳叶

拼音Gōnɡ Láo Yè

别名枸骨叶、猫儿刺、枸骨刺、八角茶、老鼠刺、十大功劳叶、老虎刺、狗古艻、散血丹、八角刺、羊角刺、老鼠怕

出处本品入药始见于《本草拾遗》,原名"枸骨叶"。功劳叶为十大功劳叶之简称。最早提到十大功劳名称的本草文献应推《本经逢原》,其次为《纲目拾遗》。前者以十大功劳为枸骨的俗名,后者则在论述角刺茶叶时说:“角刺茶,出徽州。土人二、三月采茶时,兼采十大功劳叶,俗名老鼠刺,叶曰苦丁。”这里虽然没有记载老鼠刺的植物形态,但却说明了十大功劳叶与苦丁茶系来自同一植物。目前广泛地区使用的苦丁茶多为枸骨嫩叶的加工品,而枸骨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lex cornuta Lindl.ex Paxt.

采收和储藏:8-10月采叶,拣去细枝,晒干。

原形态枸骨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高3-8m。树皮灰白色,平滑。叶硬革质,长椭圆状四方形,长4-8cm,宽2-4cm,先端具有3枚坚硬刺齿,中央刺齿反曲,基部平截,两侧各有1-2个刺齿,先端短尖,基部圆形,表面深绿色,有光泽,背面黄绿色,两面无毛。雌雄异株或偶为杂性花,簇生于2年生枝的叶腋;花黄绿色,4数;萼杯状,细小;花瓣向外展开,倒卵形至长圆形,长约2.5mm,宽约1.5mm,基部合生;雄蕊4枚,花丝长约3mm;子房4室,花柱极短。核果浆果状,球形,熟时鲜红色,直径4-8mm;分核4颗,骨质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谷地、溪边杂木林或灌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
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阳光充足,也能耐阴,抗寒性差。在气候温暖及排水良好的酸性、中性肥沃土壤中生长良好。生长缓慢,萌发力强,耐修剪,抗有害气体。

栽培技术 用播种和扦插繁殖,但以扦插繁殖为主。播种:10月采收种子,除去果皮,种子经低温层积沙藏,翌年3月条播,覆土1.5cm,出苗前宜遮荫保湿。因幼苗生长慢,需留床1年再分栽,入冬设暖棚防寒。扦插:于6月采长约1.5cm左右的嫩枝,带2-3片叶,插后需遮荫保湿,生根后逐渐去棚见光。以春季移栽成活率高,因其须根少,需带土球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叶类长方形或长椭圆状方形,偶有长卵圆形,长3-8cm,宽1-3cm。先端有3个较大的硬刺齿,顶端1枚常反曲,基部平截或宽楔形,两侧有时各有刺齿1-3枚,边缘稍反卷;长卵圆形叶常无刺齿。上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,有光泽,下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。叶脉羽状,叶柄较短。革质,硬而厚。气微,味微苦。 以叶大、色绿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叶片横切面:表皮细胞类方形,外被角质层。栅栏组织约3列细胞,海绵组织有草酸钙簇晶,直径20-30μm。中脉维管束的木质部呈新月形,木质部上方的凹下处与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。

化学成分功劳叶中含咖啡碱(caffeine),羽扇豆醇(lupeol),熊果酸(ursolic acid),胡萝卜甙(daucosterol),地榆糖甙(zigu-g1ucoside)Ⅰ和Ⅱ,苦丁茶甙(cornutaside)A、B、C和D,互为立体异构体的苦丁茶糖脂(cornutaglycolipide)A和B,3,4-二咖啡酰奎宁酸(3,4-dicaffeoylquinic acid),3,5-二咖啡酰奎宁酸(3,5-dicaffeoylquinicacid),腺甙(adenosi-ne),枸骨叶皂甙I甲酯(ilexside I me-thyl ester),枸骨叶皂甙(ilexside)Ⅱ,29-羟基齐墩果酸-3 -O- L-吡喃阿拉伯糖基-28-O-D-吡喃葡萄糖甙(29-hydroxyoleanolic acid-3-O-L-arabinopyranosyl-28-O- D-glucopyra-noside),新木脂体(neolignan)即2-(3-甲氧基-4-羟苯基)-3-羟甲基-7-甲氧基苯并呋喃-5-丙烯酸甲酯[2-(3-methoxy-4-hydrox-yphenyl)-3-hydroxppethyl-7-methoxy benzofuran-5-propenoic acidmethyl ester]和能促进前列腺素I2(PGI2)形成的坡模醇酸-3 -O- L-2-乙酰氧基吡喃阿拉伯糖基-28-O-D-吡喃葡萄糖甙(po-molic acid-3 -O- L-2-acetoxyarabinopyranosyl-28-O-D-glucopy-ranoside)。

药理作用1.增加冠脉流量与强心作用:枸骨注射液(以乙醇、亚硫酸氢钠处理后之水溶液)对离体豚鼠心脏灌流有增加冠脉流量与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。

2.避孕及抗生育作用:枸骨的水及醇浸液等制剂给小鼠灌胃,抑孕率可达80%-100%,阴道涂片法证明,枸骨主要使静息期延长,超越或缩短动情期。枸骨叶的醇提取物有避孕作用。组织切片显微镜检未发现子宫及卵巢的病理性变化,故认为属生理性避孕。枸骨叶丙酮提取物皮下注射对小鼠有终止中孕作用;腹腔注射对小鼠有终止早、中、晚孕作用;灌胃给药,对小鼠早孕、中孕则无明显作用。对大鼠腹腔注射也有抗早孕作用。排出和未排出部分胎儿为死胎,并且与剂量有关,故可能有胎毒作用。黄体酮不能对抗枸骨的抗早孕作用,离体子宫实验证明其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,说明枸骨抗生育作用可能是由于直接作用的结果。

3.其他作用:3,4-二咖啡酰喹宁酸对前列腺环素(PGI2)有较显着的促进释放作用。

毒性枸骨的毒性低,用成人临床用量约60倍(每日50g/kg),连续5天,给小鼠灌胃,未见毒性反应。

炮制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稍闷,切丝,干燥。

性味苦;凉

归经肝;肾经

功能主治清虚热;益肝肾;祛风湿。主阴虚劳热;咳嗽咯血;头晕目眩;腰膝酸软;风湿痹痛;白癜风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汁或熬膏涂敷。

注意脾胃虚寒及肾阳不足者慎服。

复方陈藏器云:"木肌白似骨,故云枸骨。"其叶卷曲,尖角有刺,形如动物爪,故有猫儿刺、枸骨刺、老虎刺诸名。叶常有八角,因而有八角茶、八角刺诸称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图经》:“枸骨木多生江、浙间,木体白似骨,故以名。南人取以旋作合器甚佳。《诗·小雅》云:南山有枸。陆玑云:山木,其状如栌。一名枸骨。理白可为函板者是此也。”2.《纲目》:“枸骨树如女贞,肌理甚白。叶长二三寸,青翠而厚硬,有五刺角,四时不凋。五月开细白花。结实如女贞及菝葜子,九月熟时,绯红色,皮薄味甘,核有四瓣。人采其木皮熬膏,以粘鸟雀,谓之粘(禾离)。”3.《本草经疏》:论功劳叶消痰火,清热凉血之功 缪希雍:“秘方取其叶煮饮,治痰火甚验。盖痰火未有不因阴虚火炎,上烁乎肺,煎熬津液而成。此药直入足少阴经,补养阴气,则痰火自消,如釜底抽薪之意出。兼能散风毒恶疮。昔有老妓,患杨梅结毒三十年者,有道人教以单服此药,疮愈而颜色转少,皆假其清热凉血之功耳。”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毒茴

    药材名称红毒茴拼音Hónɡ Dú Huí别名红茴香、野茴香、土大茴、山大茴、山八角、山木蟹来源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窄叶红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A.

  • 接骨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接骨木药材名称接骨木拼音Jiē Gǔ Mù别名公道老、扦扦活、马尿骚、大接骨丹[陕西]来源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,以全

  • 牛眼珠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牛眼珠药材名称牛眼珠别名牛眼球、牛目周、牛眼睛、车前树、狭叶马钱来源马钱科马钱子属植物牛眼马钱Strychnos angustiflora Benth.的种子。秋冬采果实,水洗去果

  • 大叶金锦香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叶金锦香药材名称大叶金锦香别名野牡丹、尼泊尔金锦香来源野牡丹科大叶金锦香Osbeckia nepalensis Hook. f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、广西。性味苦、涩,凉。功

  • 两面针

    药材名称两面针拼音Liǎnɡ Miàn Zhēn英文名RADIX ZANTHOXYLI别名入地金牛、红心刺刁根、红倒钩簕、两背针、双面针、双面刺、叶下穿针、大叶猫枝簕、上山虎、下山虎、山椒来

  • 抓地龙

    药材名称抓地龙拼音Zhuā Dì Lónɡ别名山文竹、糙叶天冬、毛叶天冬、霸天王、寄马桩来源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攀援天门冬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paragusbrachyphylusTur

  • 壶卢秧

    药材名称壶卢秧拼音Hú Lú Yā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葫芦和植物葫芦和瓠瓜的茎、叶、花、须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genaria siceraria (Molina) Standl L.sicera

  • 锡生藤

    药材名称锡生藤拼音Xī Shēnɡ Ténɡ别名亚红龙(傣名)。出处《云南思茅甲草药选》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锡生藤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攀援状藤本,长约1米,全株密被黄白色绒毛。单

  • 五味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五味草药材名称五味草拼音Wǔ Wèi Cǎo别名地锦苗(《救荒本草》),金钩如意草(《滇南本草》),水金钩如意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紫茧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。出处《滇南

  • 心叶百合

    药材名称心叶百合拼音Xīn Yè Bǎi Hé别名大叶百合、山菠萝根、荞麦叶贝母、荞麦叶大百合来源为百合科心叶百合属植物心叶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(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