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华西小石积

华西小石积

药材名称华西小石积

拼音Huá Xī Xiǎo Shí Jī

别名黑果、糊炒豆、棱花果树、马屎果、蒿叶叶、地石榴、小黑果、老鸦果、小石积木、沙糖果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华西小石积的叶或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.[O.chinensis Lingsh.et Borza]
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叶,鲜用或晒干;夏、秋季挖根,洗净,切段晒干。

原形态华西小石积,落叶或半常绿灌木,高1-3m。小枝细弱微弯,红褐色或紫褐色,幼时密被灰白色柔毛,后渐脱落,多年生枝黑褐色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具小叶片7-15对,连叶柄长2-4.5cm,幼时被绒毛;托叶披针形,有柔毛,时落;小叶片对生,椭圆形、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5-10mm,宽2-4mm,先端急尖或突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,两面均疏被柔毛,下面较密,小叶柄极短;叶轴上有窄叶翼。花两性;顶生伞房花序,有化3-5朵,直径2-3cm;总花梗和化梗均密被灰白色柔毛;苞片线状披针形,早落;萼筒钏状;萼片5,与萼筒近等长,外面有柔毛;花瓣5,长圆形,白色;雄蕊20;花柱5,基部被长柔毛,柱头头状。梨果卵形或近球形,直径6-8mm,蓝黑色,萼片宿存反折;小核5,骨质,表面粗糙。花期4-5月,果期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3000m的山坡灌丛或田边路旁干燥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甘肃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,本品复叶有小叶片15-31,多脱落。完整小叶片呈椭圆形、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短圆形,长5-10mm,宽2-4mm,全缘,先端急尖或突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两面均被疏柔毛。小叶无柄或近无柄。质脆易碎。

化学成分叶和针叶主含儿茶酚(catechol),(-)表儿茶酚[(-)-epicatechol]及没食子儿茶酚(gallocatecholo)等。

性味味微涩;性平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收敛止泻;祛风除湿。主疮疡肿毒;咽喉肿痛;痄腮;痢疾;泄泻肠风下血;阴挺;风湿痹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鲜吐捣敷;或研末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凫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凫肉药材名称凫肉拼音Fú Ròu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。原形态绿头鸭,又名:凫(《诗经》),鸫8、沈凫(《尔雅》),松凫(《南越志》),野鸭、野鹜、晨

  • 披针叶毛茛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披针叶毛茛药材名称披针叶毛茛来源毛茛科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ar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黑龙江、吉林、四川。性味辛,微寒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发散风

  • 茄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茄子药材名称茄子拼音Qié Zi别名落苏(孟诜)、昆仑瓜(《大业杂记》),草鳖甲(《养生主论》),酪酥(《五代贻子录》),矮瓜、吊菜子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

  • 蜜环菌

    药材名称蜜环菌拼音Mì Huán Jūn别名糖蕈、榛蘑、蜜色环菌、蜜蘑、栎菌、根索菌、根腐菌、栎蕈、小蜜环菌出处曾占春《皇和蕈谱》载:“初茸者即糖蕈也。此蕈含苞未发,深卷,新鲜者味尤美,已张伞者味粗,

  • 拟缺香茶菜

    药材名称拟缺香茶菜拼音Nǐ Quē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野紫苏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拟缺香茶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excisoides(Su ex C.H.Hu

  • 广藿香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广藿香药材名称广藿香拼音Guǎnɡ Huò Xiānɡ英文名HERBA POGOSTEMONIS别名藿香、排香草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(

  • 橄榄根

    药材名称橄榄根拼音Gǎn Lǎn Gēn别名白榄根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(Lour.) Raeusch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arium album

  • 密花美登木

    药材名称密花美登木拼音Mì Huā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Crown-flowered Mayten出处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密花美登木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

  • 豪猪毛刺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豪猪毛刺药材名称豪猪毛刺拼音Háo Zhū Máo Cì出处《陆川本草》来源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毛刺。功能主治《陆川本草》:"行气,止心气痛。&q

  • 剑麻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剑麻药材名称剑麻拼音Jiàn Má别名菠萝麻出处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剑麻的叶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多年生半木质状粗壮植物。须根根系发达,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