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古山龙

古山龙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古山龙

药材名称古山龙

拼音Gǔ Shān Lónɡ

别名黄藤黄连

来源防己科古山龙属植物古山龙Arcangelisia loureiri (Pierre) Diels,以藤茎入药。全年可采,以秋季采为好,洗净切片,晒干备用。

性味苦,寒。

功能主治清热利湿,解毒止痛。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、钩端螺旋体病,治急性胃肠炎,细菌性痢疾,扁桃体炎,支气管炎,疟疾;外用治眼结膜炎,皮肤湿疹,脓疱疮,阴道炎。

用法用量0.5~1两;外用适量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古山龙

药材名称古山龙

拼音Gǔ Shān Lónɡ

别名黄连藤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
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防己科植物古山龙茎藤。根,秋季采集;茎藤,全年可采。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木质大藤本。老枝具纵条纹。单叶互生,近革质,卵圆至椭圆形,长8~12厘米,宽6~10厘米,先端骤尖,基部近截平,基出脉3~5条;叶柄基部膝曲状,顶部胀大,长3~8厘米。圆锥花序常在老干上出生,雄花序纤弱,长约8厘米,分枝穗状,几无柄;雄花苞片三角形;外轮萼片3,苞片状,内轮萼片3,长圆形;花瓣3,近于舟形;聚药雄蕊具雄蕊9枚;雌花序长30~50厘米;雌花花被片6,狭长圆形,顶端向后反折;退化雄蕊微小,鳞片状;心皮3,无花柱,柱头阔,具乳头状突起。核果长圆形,后变黄色,近顶端偏于一侧有柱头残迹,外面有皱纹和纤维状疏柔毛。花期夏季。

生境分部生于大山森林谷地或山腰密林中。分布广东海南等地。

化学成分根含小檗碱、药根碱。茎含掌叶防己碱、小檗碱、药根碱

性味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苦,寒,有小毒。"

功能主治①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清热解毒。治肠炎,菌痢,扁桃体炎,支气管炎,疖肿,疟疾,皮炎,湿疹,脓疱疮,脚癣感染。"

②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有降压、止痛作用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3~1两。外用:煎水洗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古山龙

药材名称古山龙

拼音Gǔ Shān Lónɡ

英文名Mountain Dragon, Stem of Mountain Dragon

别名黄连藤、黄肚木通、黄胆榄、大黄藤、黄藤、钩影、黄丁课、问更梅。

出处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防己科植物古山龙的根或茎藤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cangelisia gusanlung H.S.Lo[A.loureiri auct.non(pierre)Diels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以秋季采为好,除去杂质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古山龙 木质大藤本。老株藤茎表面褐色,具纵条纹,断面鲜黄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8,基部膝状,先端稍膨大;叶长近革质,阔卵、卵形至椭圆形,长8-12cm,宽6-10cm,先端骤尖,基部近截平,基出脉3-5条,全缘,两面无毛。花单性;圆锥花序常在老干睡生出;雄花序纤弱,长约3cm,分枝穗状,几无柄;雄花花被片9,外面3枚较小,内面3枚花瓣状;雄蕊9-12,花丝合生,花药顶生,横裂;雌花序长30-50cm;雌花花被片6;退化雄蕊微小,鳞片状;心皮3,无花柱,柱头阔,具乳头状凸起。核果1-3个,长圆形,后变黄色。花期6-8月。果期8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林中较阴湿处或山腰密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云南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直径可达6cm。表面灰棕色,有浅纵沟,节处隆起。质坚硬,断面木部灰黄色至黄绿色,散布多数小孔,呈数个同心性环纹及放射状纹理,中心有髓。显微鉴 茎横节面:木栓层由多列细胞组成,内侧有石细胞环带。皮层有厚壁细胞散在。中柱鞘为石细胞环带。维管束型,排成2-4轮同心环,每二轮韧皮部外侧为纤维与石细胞相间组成的环带。木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。髓部有石细胞散在。

化学成分古山龙茎含掌叶防已碱(palmatine),小檗碱(berberine)以及药根碱(jatrorrhizine)。根含小檗碱及药根碱。

药理作用有降压、止痛作用;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。

鉴别理化鉴别 取粗粉1g,加乙醇10ml,回流10min,放冷,滤过。取滤液5滴,加稀盐酸1ml与漂白粉少量,即显樱红色;另取滤液5滴,加5%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2-3滴,置水浴上蒸干,趁热加硫酸数滴,即显深绿色(检查生物碱)。

性味苦;寒;小毒

归经心;肺;大肠经

功能主治清热利湿;泻火解毒。主肠炎;菌痢;黄疸;疟疾;疖肿;湿疹;阴道炎;支气管炎;百日咳;扁桃体炎;眼结膜炎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2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研未敷。

各家论述1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清热解毒。治肠炎,菌痢,扁桃体炎,支气管炎,疖肿,疟疾,皮炎,湿疹,脓疱疮,脚癣感染。

2.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有降压、止痛作用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芭蕉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芭蕉根药材名称芭蕉根拼音Bā Jiāo Gēn别名芭蕉头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芭蕉(《汉书》文颖注),又名:巴且(《汉书》)

  • 飞天蜈蚣

    药材名称飞天蜈蚣拼音Fēi Tiān Wú Gōnɡ别名蜈蚣草、神仙对坐草、石上蜈蚣、落地蜈蚣、百足草(《陆川本草》),铁斑鸠、巴岩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《陆川本草》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

  • 泽泻实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泽泻实药材名称泽泻实拼音Zé Xiè Shí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果实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泽泻"条。性味①《别录》:&qu

  • 刺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蜜药材名称刺蜜拼音Cì Mì别名羊刺蜜(《北史》),草蜜、给敦罗(《本草拾遗》),刺糖、骆驼刺糖(《新疆药材》),阳塔克西克尔(维名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豆科

  • 鞑新菊

    药材名称鞑新菊拼音Dá Xīn Jú别名色尔君木美多(藏名)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鞑新菊的头状花序。8~9月采花,阴干。原形态鞑新菊,又名:川西小黄菊。多年生草本,被

  • 指天蕉

    药材名称指天蕉别名红蕉、野蕉、美人蕉、小芭蕉、麒麟花来源芭蕉科指天蕉Musa coccinea Andr.,以根状茎、花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根状茎:补虚弱。主

  • 乌尼参

    药材名称乌尼参拼音Wū Ní Shēn别名黑乳参、乌圆参、开乌参、大乌参、乳房参、乌乳参来源药材基源:为海参科动物黑乳海参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lothuria nobilis(Selenk

  • 胎生铁角蕨

    药材名称胎生铁角蕨拼音Tāi Shēnɡ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Plane-stem Spleenwort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铁角蕨科植物印度铁角蕨的全草

  • 小贯众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贯众药材名称小贯众拼音Xiǎo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、昏鸡头、鸡脑壳、鸡公头、乳痛草来源为鳞毛蕨科贯众属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. Smith,以

  • 鱼尾葵叶

    药材名称鱼尾葵叶拼音Yú Wěi Kuí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棕榈科植物鱼尾葵的叶鞘纤维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yota ochlandra Hance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切碎晒干。原形态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