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土香榧

土香榧

药材名称土香榧

拼音Tǔ Xiānɡ Fěi

别名粗榧、血榧、木榧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
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
来源为粗榧科植物中国祖榧种子

原形态中国粗榧,又名:鄂西粗榧、竹叶粗榧、红壳松。

常绿小乔木,高2~5米,有时可达15米。叶螺旋状着生,2列;线形,通常直,稀微弯,长2~5厘米,宽3~4毫米,先端微急尖或有短尖头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近无柄,下面具2条白色气孔带。雄球花6~7数聚生成头状,径约6毫米,梗长约3毫米;每雄球花基部有1苞片,雄蕊4~11,花丝短,通常具3花药;雌球花通常2~6个胚珠发育成种子。种子椭圆状卵形、卵圆形或近圆形,长1.8~2.5厘米,外种皮带紫色。花期3~4月。种子翌年10月成熟。

分布长江以南及河南、湖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等地。

此外,同属植物三尖杉的种子亦同供药用。与上种的主要区别:叶较长,线状披针形,通常微弯,长6~10厘米,先端具长尖头;种子常3~8粒着生于种柄顶端,多为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,长约2.5厘米。分布长江以南及湖北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
功能主治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治食积,驱蛔虫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5~6钱;或炒熟食。

临床应用治疗恶性肿瘤:福建地区用三尖杉带叶小枝提取三尖杉总生物碱,制成注射液(每2毫升相当于总生物碱40~50毫克)。临床应用以三尖杉碱为定量标准计算,每天每公斤体重约2毫克,分2次肌肉注射,15~20天为一疗程,休息10天左右,如无显着副作用,再给一个疗程。共治14种恶性肿瘤(如淋巴肉瘸、食管贲门癌、胃癌,肺癌等)47例,初步看到9种肿瘤20例显出近期疗效,其中显效(症状明显减轻,肿块缩小超过原来直径1/2)5例,以淋巴肉瘤的效果较为突出。据临床观察,用药7~10天后,一般有效病例即可看出效果,对用药2~3周后无效的病例,即使继续应用,效果也不满意。对有效或显效病例,经数疗程后,为防止复发,仍需间歇持续用药.至于远期疗效,则尚待进一步观察总结。用药过程中,多数有注射处疼痛,并形成硬结,以及白细胞、血小板降低,或有头晕、恶心、口干、疲乏、无力、睡眠差、烦躁、便秘、食欲减退等反应,极个别还一度出现心肌供血不足,一般在停药6天左右或配合中西医对症处理后可逐渐恢复。广州地区用提取的单体粗榧碱结晶,制成注射液,成人每天剂量最小为20毫克,最大280毫克,大部分为100~200毫克。临用时以生理盐冰或5%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,直接静脉缓缓推注或滴注。治疗淋巴肉瘤、淋巴网状细胞瘤、原发性肝癌、绒毛膜上皮癌、恶性葡萄胎等34例,特效(自觉症状消失,肿瘤基本消失)者1例,显效(标准同前)者5例。给药总量最小1100毫克,最大8620毫克,大多为3000~4000毫克。一般用药至1000~2000毫克开始见效,总剂量以4000~5000毫克为宜。用药过程中,全部病例未见血象变化、肝肾功能损害及消化道反应.只1例在一次用药过程中(总量已达2600毫克以上)出现气促、呼吸困难、腰腹痛、口唇发绀、四肢毛细血管扩张、皮肤有紫斑,经对症处理后约1小时,症状消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金凤茎叶

    药材名称水金凤茎叶拼音Shuǐ Jīn Fènɡ Jīnɡ Yè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凤仙花科植物水金凤的茎叶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水金凤"条。性味性寒,味

  • 大叶风沙藤

    药材名称大叶风沙藤拼音Dà Yè Fēnɡ Shā Ténɡ别名海风藤、地血香、梅花钻、大梅花钻、吹风散、大血藤、过山风、绣球香、通血香、过山龙藤、大饭团来源木兰科南五味

  • 酸藤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酸藤木药材名称酸藤木拼音Suān Ténɡ Mù别名白背酸藤、通天霸、炮子藤(《陆川本草》),透地龙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鸡母酸,酸醋木、海底龙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

  • 松树皮

    药材名称松树皮拼音Sōnɡ Shù Pí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马尾松、油松、思茅松等的树干内皮。性味苦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收敛,生肌。外用治烧烫伤,小儿湿疹。用法用量外用适量,焙干研

  • 黍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黍米药材名称黍米拼音Shǔ Mǐ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。夏,秋采收。原形态黍(《诗经》)一年生草本。秆直立,单生或少数丛生,高60~120厘米,有节,节上密生髭毛。叶鞘松

  • 薄叶卷柏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薄叶卷柏药材名称薄叶卷柏别名地柏、岩卷柏、地柏桠来源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(Desv.) Alston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。

  • 笔筒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笔筒草药材名称笔筒草拼音Bí Tǒnɡ Cǎo别名通气草(《草木便方》),眉毛草、土木贼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节节菜、接骨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锁眉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节骨

  • 梓实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梓实药材名称梓实拼音Zǐ Shí出处《现代实用中药》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果实。秋、冬间摘取成熟果实,晒干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梓白皮"条。生境分部产湖南、河

  • 草泽泻

    药材名称草泽泻拼音Cǎo Zé Xiè来源药材基源:为泽泻科植物草泽泻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isma gramineum Lej.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挖,洗净,晒干。原形态草泽泻,多年生沼生草

  • 香港四照花果

    药材名称香港四照花果拼音Xiānɡ Gǎnɡ Sì Zhào Huā Guǒ英文名Dendrobenthamiahongkongensis(Hemsh.)Hutch.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香港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