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乌泡根

大乌泡根

药材名称大乌泡根

拼音Dà Wū Pào Gēn

别名乌泡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

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

来源为蕾薇科植物川莓。秋、冬季采根,夏季采叶。

原形态落叶灌木。高2~5米。茎圆柱形,无刺,密被灰褐色茸毛,有时混生刚毛。单叶,近圃形或宽卵形,直径6~17厘米,先端急尖或圆钝,基部心形,边缘有不整齐锯齿,常有不明显的5~7裂,上面粗糙,下面灰绿色,网脉明显,有短绒毛;叶柄长5~7厘米;托叶较宽,近似卵圆形,基部不对称,顶端浅裂,有早落现象。圆锥花序顶生或成腋生花丛;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;花紫色,直径1~1.5厘米;萼裂片三角状卵形,先端尾尖,内外两面有茸毛;花瓣倒卵圆形;雄蕊多数。聚合果近球形,直径6~8毫米,黑色。花期6~7月。果期8~9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、路旁、林边、林中及灌丛中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酸咸,平。"

功能主治凉血,活血。治劳伤吐血,咳血,月经不调,痢疾,瘰疬,骨折。

①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根:祛风除湿,止呕,活血。治劳伤吐血,月经不调,口有腥气,瘰疬,痘后目翳,疯狗咬伤。叶:治黄水疮。"

②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全株:清热凉血,止血,接骨。治痢疾,脱肛,倒经,咳血,骨折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浸酒、炖肉服。外用:叶,研粉撒布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瓟根

    药材名称赤瓟根拼音Chì Páo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ladiantha nudiflora Hemsl.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原形态攀缘

  • 小升麻

    药材名称小升麻拼音Xiǎo Shēnɡ Má别名金丝三七、帽辫七、开喉箭、三面刀、茶七、白升麻、米升麻、万年根、拐枣七、棉花七、熊掌七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m

  • 灯盏细辛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灯盏细辛药材名称灯盏细辛拼音Dēnɡ Zhǎn Xì Xīn别名灯盏花、短茎飞蓬、灯盏草来源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 (Vaniot

  • 水松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松皮药材名称水松皮拼音Shuǐ Sōnɡ Pí出处《本草求原》来源为杉科植物水松的干白皮。原形态水松(《南方草木状》)落叶乔木。常由根部产生本质的瘤状体伸出地面。冬季侧生小

  • 豨莶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豨莶果药材名称豨莶果拼音Xī Xiān Guǒ出处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、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果实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豨莶"条。功能主治驱蛔虫。复方

  • 老鼠耳

    药材名称老鼠耳拼音Láo Shǔ ěr别名狗脚刺、提云萆、小桃花(《岭南采药录》),老鼠乌、鼠乳头、乌金藤((福建民间草药》),老鼠乳、鼠米、乌痧头、乌李楝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福建民间

  • 樱桃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樱桃水药材名称樱桃水拼音Yīnɡ Táo Shuǐ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新鲜果实,经加工取得之液汁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樱桃"条。制法用鲜樱

  • 小米口袋

    药材名称小米口袋别名地丁[内蒙古]来源豆科小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verna (Georgi) A. Bor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内蒙古。性味辛、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消痈肿。主

  • 蛇藤

    药材名称蛇藤别名穿山龙[福建]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蛇藤Celastrus hookeri Prain.,以根入药。性味苦、辛,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活血行气,疏风祛湿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  • 野冬青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野冬青果药材名称野冬青果拼音Yě Dōnɡ Qīnɡ Guǒ来源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 (L.)Skeels 及短序蒲桃S. brachythy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