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小口小金发藓

小口小金发藓

药材名称小口小金发藓

拼音Xiǎo Kǒu Xiǎo Jīn Fā Xiǎn

英文名microstomia Pogonatum

别名小口杉叶藓、大蒴小金发藓

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金发藓科植物小口小金发藓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gonatum microstomum (schwaegr.) Brid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植物体较挺拔,幼时暗绿色,老时赤褐色。茎单一,稀有1-2分枝,高2-10cm,基部密生假根。叶多集生于上部,紧贴茎上,似不卷曲,湿时倾立,阔披针形,基部卵圆半鞘状,上部阔披针状,短尖,叶缘具多细胞组成的锐齿;中肋粗达叶尖,腹面满布栉片,高4-5个细胞,顶细胞呈双驼峰状。雌雄异株。蒴柄单生或多枚丛生,长2-3cm,红色;孢蒴圆柱形,蒴盖有长喙;蒴帽兜形,具共色长绒毛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湿土上或石上薄土表面。四季均可见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省区。

性状1.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集在一起的团块,株长2-8cm,暗绿色或赤褐色。湿润分离后,每株茎单一,稍有1-2分枝,基部密生细假根,叶密集于茎上部,披针形,短尖,边缘有锐齿,略内卷;中肋粗,棕色,直达叶尖,腹面布满栉片。有的可见细长、红色的蒴柄,孢蒴圆柱形,蒴盖有长喙,蒴帽被黄色长毛。气微,味淡。

2.显微鉴别 叶中肋横切面:栉片高4-5个细胞,单行排列,顶端细胞呈双瓶状。

化学成分含有皂甙。

性味辛;凉

归经肝;胆经

功能主治舒肝利胆;排石止痛。主胆囊积石等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

注意孕妇慎服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辛,性凉。有消肿散瘀,排石止痛等功效。用于胆囊积石等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荠薴

    药材名称荠薴拼音Qí Nínɡ英文名Largeserrate Mosla, Herb of Largeserrate Mosla别名臭苏、青白苏出处出自《唐本草》。1.《本草图经》:陈藏器谓荠薴自是一

  • 粽粑叶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粽粑叶药材名称粽粑叶别名柊叶、棕叶来源竹芋科粽粑叶Phrynium capitatum Willd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。性味甘、淡,微寒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凉血

  • 毒芹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毒芹根药材名称毒芹根拼音Dú Qín Gēn别名走马芹(辽宁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出处辽宁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毒芹的根。采后洗净,晒干。

  • 白花映山红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花映山红药材名称白花映山红拼音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别名白杜鹃花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照山白(《华北经济植物志要》),白艳山红(

  • 古钮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古钮菜药材名称古钮菜拼音Gǔ Niǔ Cài别名白花菜、扣子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七粒扣、五地茄、乌疔草、耳坠仔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

  • 南方荚蒾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南方荚蒾药材名称南方荚蒾别名火柴树、火斋、满山红、苍伴木来源忍冬科南方荚蒾Viburnum fordiae Hance,以根、茎入药。生境分部台湾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

  • 方解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方解石药材名称方解石拼音Fānɡ Jiě Shí别名黄石(《别录》)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的矿石。采得后除去泥土杂石。原形态三方晶系。晶体为菱面体,也有呈

  • 樱桃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樱桃根药材名称樱桃根拼音Yīnɡ Táo Gēn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根,9~10月采牧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樱桃"条。性味《重庆草药》:&

  • 橘叶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橘叶药材名称橘叶拼音Jú Yè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叶,随时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性味苦,平。功能主治行气,解郁,

  • 葫芦茶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葫芦茶根药材名称葫芦茶根拼音Hú Lu Chá Gēn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豆种植物葫芦茶的根。夏、秋采集。性味《贵州草药》:"性平,味微苦辛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