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山刺柏

山刺柏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刺柏

药材名称山刺柏

拼音Shān Cì Bǎi

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
来源为柏科植物刺柏果实。根,秋冬采收。果实,成熟时采收。

原形态刺柏,又名:刺松、短柏木、杉柏。

常绿乔木或灌木。小枝下垂,常有棱脊;冬芽显着。3叶轮生,线状披针形,长1.2~2.5厘米,宽1.2~2毫米,先端渐尖,基部有关节,不下延,上面稍凹,中脉微隆起,绿色,其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,较绿色边缘稍宽,两条白色气孔带在叶片之先端合为1条;下面有纵钝脊。球花单生于叶腋。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形,长O.6~1厘米,径0.6~0.9厘米,成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,有白粉,顶端有时开裂。种子通常3粒,半月形,无翅,有3~4棱脊。花期4~5月。果期次年10~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向阳杂木林间,亦有栽培。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台湾、湖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"苦,寒。"

功能主治金华《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》:"治皮肤癣症,低热不退。"

复方治麻疹发透至手足出齐后,疹点不按期收没,身热不退:山刺柏根四至五钱,金银花藤、夏枯草各三至四钱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山刺柏

药材名称山刺柏

拼音Shān Cì Bǎi

别名叶如针、刺人、故称刺柏、刺松

出处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柏科植物刺柏的根及根皮或枝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

采收和储藏:根,秋、冬季采收,或剥取根皮;枝叶,全年可采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,高达12m。树皮褐色,枝斜展或近直展。树冠窄塔形或窄圆锥形。小枝下垂,常有棱脊,冬芽显着。叶全为刺形,3叶轮生,条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1.2-2cm,稀达3.2cm,宽1-2cm,先端渐尖,具锐尖头,具锐尖头,上面微凹,中脉隆起,绿色,两侧各有1条白色、稀为紫色或淡绿色气孔带,气孔带较绿色边带稍宽,在叶端汇合,下面绿色,有光泽,具纵钝脊。球花单生叶腋。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圆形,长6-10mm,径6-9mm,先端有时开裂,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,被白粉或脱落。种子半月形,具3-4棱脊,近基部有3-4树脂槽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林中或成小片稀疏纯林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心材含α-欧侧柏酚(α-thujaplicin),β-欧侧柏酚和香柏素(nootkatin)等。

性味苦;性寒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燥湿止痒。主麻疹高热;湿疹;癣疮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.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
各家论述金华《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》:治皮肤癣症,低热不退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蹬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马蹬草药材名称马蹬草拼音Mǎ Dēnɡ Cǎo别名过桥草出处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过山蕨的全草。原形态小形植物,高10~20厘米。根状茎短,直立,顶部密生狭披针形黑褐色鳞

  • 红钉耙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钉耙藤药材名称红钉耙藤拼音Hónɡ Dìnɡ Pá Ténɡ别名山木通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短尾铁线莲的茎叶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落

  • 草本三角枫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草本三角枫药材名称草本三角枫拼音Cáo Běn Sān Jiǎo Fēnɡ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性味微苦,温。功能主治祛风湿,利

  • 薏苡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薏苡根药材名称薏苡根拼音Yì Yǐ Gēn别名打碗子根(《草木便方》),五谷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尿珠根(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根,秋

  • 兴安升麻

    药材名称兴安升麻拼音Xìnɡ ān 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 Dahuricae别名北升麻、虻牛卡根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兴安升麻Cimicifuga

  • 地瓜子

    药材名称地瓜子拼音Dì Guā Zǐ别名地萝卜子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出处《中国药植志》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种子。化学成分种子含毒鱼和杀虫成分。这类成分中有统称为类鱼藤酮的异黄酮衍生物鱼藤酮

  • 橘核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橘核药材名称橘核拼音Jú Hé英文名SEMEN CITRI RETICULATAE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

  • 花叶子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花叶子药材名称花叶子别名斑叶兰来源兰科花叶子Paphiopedilum parishii (Reichb. f.) Pfitz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

  • 行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行夜药材名称行夜拼音Xínɡ Yè别名负盘(《别录》),屁盘(陶弘景),夜行(《本草拾遗》),气蠜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步行虫科昆虫行夜的全虫。原形态体呈

  • 莱菔缨

    药材名称莱菔缨别名萝卜英、莱菔英来源十字花科莱菔缨Raphanus sativus L.,以地上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消食止渴,祛热解毒。主治胸中满闷,两胁作胀,化积滞,解酒毒。用法用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