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山刺梨

山刺梨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刺梨

药材名称山刺梨

拼音Shān Cì Lí

别名刺梨根、绢毛蔷薇

来源蔷薇科山刺梨Rosa sericea Lindl.,以根、果实入药。

生境分部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。

性味酸涩、甘,平。

功能主治消食健脾,止痢。主治积食腹胀,肠鸣腹泻。

用法用量3~5钱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刺梨

药材名称山刺梨

拼音Shān Cì Lí

别名刺梨根,色瓦(藏名)。

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果实。8~10月采根及果实。

原形态落叶灌木,高1~3米。小枝灰褐色;皮刺基部常膨大。羽状复叶互生,短枝上叶密集近丛生;小叶7~15,卵形或倒卵形,长1~2厘米,先端圆钝,基部近圆形或楔形,边缘有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密生丝状柔毛;托叶线形,大部分连于叶柄上。花白色或淡黄色,单生,无苞片;萼裂片5,卵状披针形;花瓣5,倒卵形。蔷薇果球形或倒卵状球形,红褐色,萼裂片宿存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、路旁灌丛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甘酸涩,平。

功能主治消食健脾,止痢。治积食腹胀,肠鸣腹泻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山刺梨

药材名称山刺梨

拼音Shān Cì Lí

英文名Root or fruit of Fourpetal Rose

出处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的根及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osa sericea Lindl.

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摘果实,晒干;8-10月,采挖根,洗净,切片晒干。

原形态绢毛蔷薇 灌木,高1-2m。小枝灰褐色;皮刺散生或对生,基部常膨大,有时密生针刺。羽状复叶;小叶(5)7-11,连叶柄长3.5-8cm;小叶片卵形或倒卵形,长1-2cm,先端圆或截形,基部近圆形或楔形,边缘有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密生丝状柔毛;叶柄和叶轴散生小皮刺;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。花两性;花单生,无苞片;花梗有毛或无毛;花白色,直径2.5-5cm;萼裂片4,卵状披针形,被毛或无毛;花瓣4,倒卵形,先端微凹;花柱离生,被长柔毛。果球形或倒卵状球形,果梗不膨大,红褐色,萼裂片宿存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3800m的山顶、山谷斜坡或向阳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。

性味甘、酸、涩;平

归经脾;大肠经

功能主治健脾助运,止痢。主积食腹胀;肠鸣腹泻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鸱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鸱头药材名称鸱头拼音Chī Tóu别名鹦头(《唐本草》)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。原形态白尾鹞,又名:鸢(《诗经》),鸱(《庄子》),鸭、负雀(《尔雅》),雀鹰(

  • 狗骨柴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狗骨柴药材名称狗骨柴别名狗骨子来源茜草科狗骨柴Tricalysia dubia (Lindl.) Ohwi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。功能主治消肿排脓。主治颈淋巴结结核,背痈,投疖。

  • 大花糙苏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花糙苏药材名称大花糙苏别名老鼠刺来源唇形科大花糙苏Phlomis megalantha Diels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山西、四川。性味苦、微辛,凉。功能主治祛风,清热解毒

  • 白接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接骨药材名称白接骨拼音Bái Jiē Gǔ别名接骨草、玉接骨、接骨丹、金不换、橡皮草、白龙骨、六厘草、猢狲节根、血见愁[浙江]来源爵床科白接骨属植物白接骨Asystas

  • 莲子草

    药材名称莲子草拼音Lián Zǐ Cǎo别名虾钳菜、节节花、水牛膝、鲎脚菜来源苋科虾钳菜属植物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 (L.)DC.的全草。夏秋采。洗净晒干。性味

  • 了哥王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了哥王子药材名称了哥王子拼音Le Gē Wánɡ Zǐ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为瑞香科植物了哥王的果实。化学成分种子含皂甙、黄酮类,并含多量油脂。功能主治《岭南采药录》:&qu

  • 七角白蔹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七角白蔹药材名称七角白蔹拼音Qī Jiǎo Bái Liǎn别名小接骨丹、葎叶白蔹、活血丹、葎草叶山葡萄来源葡萄科葎叶蛇葡萄Ampelopsis humulifolia

  • 慈竹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慈竹根药材名称慈竹根拼音Cí Zhú Gēn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。性味下乳。功能主治内服:炖肉或煎汤,鲜者1~4两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  • 茅膏菜根

    药材名称茅膏菜根拼音Máo Gāo Cài Gēn别名落地珍珠、铁秤锤、土地子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一粒金丹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,陈伤子(《杭州药植志》),山砒霜、泥里珠、寸金黄、

  • 千只眼

    药材名称千只眼别名臭漆、透光草来源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千只眼Murraya tetramera Huang,以叶和根入药。夏秋采叶,秋季采根,洗净切段,均可鲜用或阴干备用。性味辛、微苦,微温。功能主治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