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接骨丹

接骨丹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接骨丹

药材名称接骨丹

拼音Jiē Gǔ Dān

别名象耳朵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大葫芦叶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

出处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
来源山茱萸科植物鞘柄木茎皮。全年可采。晒干研粉或鲜用。

原形态鞘柄木,又名椴叶叨里木。

落叶小乔木,高2~4米。树皮暗褐色,有椭圆形皮孔;小枝具环形叶痕。单叶互生,宽卵形,长12~16厘米,宽8~1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浅裂及粗齿,形似桑叶,自基部发出掌状5脉;叶柄基部扩大,有槽,长6~8厘米。花小,单性异株,为顶生稠密大圆锥花序,通常下垂,花柄基部具膜质披针形小苞片;花淡黄绿色;雄花萼筒状,5裂;花瓣5,长椭圆形,顶端渐尖而向内弯;雄蕊5;雌花萼筒卵形,3~5裂,无花瓣;子房下位,卵形,3~4室。核果卵圆形。

生境分部生于水边或村旁。分布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甘,平。

功能主治活血,止痛,除风湿。

复方①治骨折:接骨丹鲜品适量,捣烂外包;或干粉调水外包,亦可配方外包。隔日换药一次。

②治风湿,跌打,骨折:接骨丹三至五钱,配方内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接骨丹

药材名称接骨丹

拼音Jiē Gǔ Dān

出处《红河中草药》

来源梧桐科植物赤火绳根的韧皮部。全年可采。洗净,切段,晒干。

原形态赤火绳,又名:火绳树、火索树。
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~5米。叶互生,阔卵形至圆形,长8~15厘米,宽6~12厘米,先端渐尖或钝尖,基部心形,边缘具不整齐锯齿,主脉5~9条明显,上面绿色,被星状柔毛,下面灰白色,密被灰黄色星状柔毛;叶柄长2~7厘米。腋生聚伞状圆锥花序,花黄白色;小苞片3~5;萼片5:花瓣5;雄蕊多数:子房无柄,密被短柔毛。蒴果卵状圆锥形,木质,长3厘米左右,具6~8棱,熟后6~8裂。

生境分部生于向阳干热的河谷地区疏林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。

性味苦涩,凉。

功能主治收敛止血,续筋骨。治外伤出血,骨折,烧烫伤,慢性胃炎,胃溃疡。

复方①治外伤出血:接骨丹,研末,外撒(加压)。

②治烧烫伤:接骨丹二两,凡士林一斤。煎熬后稍放冷,加入桉叶油2%搅匀备用。用时外涂。

③治慢性胃炎,胃溃疡:干接骨丹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接骨丹

药材名称接骨丹

拼音Jiē Gǔ Dān

英文名Bark of Lindenleaf Torricellia

出处出自《红河中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鞘柚木的根皮、茎皮叶片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oricelloia tiliifolia DC.

采收和储藏:根皮及茎皮全年均可采,叶春、夏季采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落叶小乔木,高3.5-12m;树皮灰黑色。小枝圆柱形,灰绿色,无毛,有不完全的环形叶良,贿部宽,松软,白色。叶互生;叶柄淡绿色,长4.5-8.5cm,叶片纸质,椭圆状卵形至宽卵形,长10-15cm,宽8-16.2cm,上面绿以,下面淡绿以,先端突尖,基部浅心形,边缘的粗锯齿有须头,有时有波状棱角,掌状叶脉7-9条,在上面微凸,近于无毛,下面明显突出,疏生短柔毛,网脉在下面明显。总状圆锥花序顶生,下垂,微被短柔毛,长12-22cm;花小,雄花的花萼管短,有裂片5,先端钝尖0.3mm;花瓣5,长椭圆形,长约5mm,白色,无毛,先端钩状内弯;雄蕊5,与花瓣互生,花丝短,无毛,长约0.5mm,花药长方形,长1.5mm;花盘平坦,近于圆形,中间有1-3个小形圆锥状的退化花柱;花梗短,圆柱形,长约2-2.5mm,疏被短柔毛或近于无毛,有小苞片2枚,干膜质,披针形,长约1-2.5mm;雌花的花萼裂片3-5,不整齐,三角形,锐尖;无毛瓣及雄蕊;花盘不显着;子房卵圆形,长约5mm,无毛,花柱3-4,粗壮。果实核果状,卵形,长5-6mm,直径3mm,平滑无毛。花期11月至翌年3月,果期3-4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地海拔1600-2600m的林缘或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味辛;甘;性平

功能主治活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跌打瘀痛;骨折筋伤;风湿痹痛;痈疮疖肿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粉调敷。

复方①治外伤出血: 接骨丹,研末,外撒(加压)。②治烧烫伤: 接骨丹二两,凡士林一斤。煎熬后稍放冷,加入按叶油2%搅匀备用。 用时外涂。③治慢性胃炎,胃溃疡: 干接骨丹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二槐花

    药材名称十二槐花拼音Shí èr Huái Huā别名金槐、壶瓶花、荏子香来源唇形科十二槐花Paraphlomis rugosa Benth. var. coronata

  • 茸毛木蓝

    药材名称茸毛木蓝拼音Rónɡ Máo Mù Lán别名山红花、血人参、红苦刺来源豆科茸毛木蓝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.,以根入药

  • 牛心补

    药材名称牛心补别名牛心秧、瓢菜、对叶草、侧花徐长卿、达浪吐鲁[蒙名]、豆胃娘[藏名]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阔叶徐长卿Cynanchum hancockianum (Maxim.) Al. Iljins

  • 心叶忽布

    药材名称心叶忽布拼音Xīn Yè Hū Bù别名啤酒花、心叶蛇麻来源桑科心叶忽布Humulus lupulus L. var. cordifolius Maxim.,以花入药。生境

  • 松叶防风花

    药材名称松叶防风花拼音Sōnɡ Yè Fánɡ Fēnɡ Huā英文名Seseli yunnanensis Franch.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松叶西风芹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seli y

  • 鲎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鲎胆药材名称鲎胆拼音Hòu Dǎn别名鲎鱼胆(《圣济总录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胆或胆汁。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治大风癞疾,杀虫。"用法用量

  • 核桃叶

    药材名称核桃叶拼音Hé Tɑo Yè别名胡桃叶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.的叶。多鲜用,随用随采。性味苦、涩,平。有毒。功能主治解毒,消肿。用于象皮种,

  • 厚叶牛耳草

    药材名称厚叶牛耳草拼音Hòu Yè Niú ěr Cǎo英文名crassifolia Paraboea别名石灰草、岩石白菜出处始载于(云南)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厚叶旋蒴苣苔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

  • 丁癸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丁癸草药材名称丁癸草拼音Dīnɡ Guǐ Cǎo别名人字草、二叶人字草、苍蝇翼、乌蝇翼、铺地锦[广东]、老鸦草、金鸳鸯来源为豆科丁癸草属植物丁癸草Zornia diphylla (

  • 水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水蕨药材名称水蕨拼音Shuǐ Jué别名岂、水松草来源蕨类水蕨科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(L.)Brongn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江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