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横经席叶

横经席叶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横经席叶

药材名称横经席叶

拼音Hénɡ Jīnɡ Xí Yè

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藤黄科植物薄叶胡桐。全年可采。

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。

用法用量外用:研末撒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横经席叶

药材名称横经席叶

拼音Hénɡ Jīnɡ Xí Yè

英文名Leaf of Membranaceous Beautyleaf

出处出自广州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藤黄科植物薄叶红厚壳Calophyllum membranaceum Gardn.en Champ.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ophyllum membranaceum Gardn.en Champ.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薄叶红厚壳灌木至小乔木,高1-5m。幼枝四棱形,有狭翅。单叶对生,叶片薄革质,长圆形或披针形,长6-12cm,宽1.5-3.5cm,先端渐尖、急尖或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反卷,两面光泽,干时暗褐色;中脉上面凸起,侧脉纤细,平行排列成篦子形。聚伞花序腋生,具花3朵,有时为1-5朵,被微柔毛;小苞片线形,早落;萼片4,外面2片较小,圆形,内方2片较小,倒卵形;雄蕊多数,花丝基部合生成4束;子房卵球形,花柱细长,柱头钻状。核果卵状长圆形,长1.6-2cm,宽1-1.2cm,先端有短尖头,成熟时黄色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疏林或密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
性味苦;涩;平

归经脾经

功能主治止血。主外伤出血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鲜叶捣敷;或研末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菜子七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菜子七药材名称菜子七拼音Cài Zǐ Qī别名白花石芥菜来源十字花科碎米芥属植物白花碎米芥Cardamine leucantha (Tausch) O. E. Schul

  • 腐沫

    药材名称腐沫拼音Fǔ Mò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即豆腐泔水上所集结之浮沫。功能主治《纲目拾遗》:"治鹅掌癣生手掌及足掌,层层剥皮,血肉外露。此沫热洗。"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  • 蓑草根

    药材名称蓑草根拼音Suō Cǎo Gēn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拟金茅的嫩根茎。春、夏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拟金茅,又名:龙须草、羊草。多年生草本,高40~70厘米。须根粗壮。秆一侧具纵沟,具3

  • 鞘菝葜

    药材名称鞘菝葜拼音Qiào Bá Qiā出处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鞘柄菝葜的块茎及根。春、秋采收。,除去须根茎基,洗净,切成薄片。原形态落叶、灌木或攀援藤本,高40~8

  • 栾樨

    药材名称栾樨拼音Luán Xī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Indian Pluchea别名格杂树出处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,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阔苞菊的茎叶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lu

  • 枣槟榔

    药材名称枣槟榔拼音Zǎo Bīnɡ Lɑnɡ别名枣儿槟榔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,槟榔干(《中药志》),枣儿槟、壳槟榔(《药材学》)。出处《饮片新参》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未成熟果实。冬季采下未成熟之槟榔

  • 迎春花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迎春花叶药材名称迎春花叶拼音Yínɡ Chūn Huā Yè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的叶片,5~7月采收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迎春花"条

  • 大叶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叶藜药材名称大叶藜拼音Dà Yè Lí别名血见愁[东北]来源为藜科藜属植物杂配藜Chenopodium hybridum L.,以地上部分入药。夏季割取地上全草,切段,晒干备用或

  • 吴茱萸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吴茱萸药材名称吴茱萸拼音Wú Zhū Yú英文名FRUCTUS EVODIAE别名吴萸、茶辣、辣子、臭辣子、吴椒、臭泡子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

  • 乳香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乳香药材名称乳香拼音Rǔ Xiānɡ别名滴乳香、熏陆香来源橄榄科乳香树属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.[B. sacra Fluek.]、药胶香树B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