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油棕根

油棕根

药材名称油棕根

拼音Yóu Zōnɡ Gēn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棕榈科植物油棕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taeis guineensis Jacq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
原形态油棕,直立乔木,高达10m或更高,直径达50cm。叶多数,簇生茎顶,叶柄宽,叶片长3-4.5m,羽状全裂,裂片条状披针形,芽时外向折叠,长70-80cm,宽2-4cm,下面的退化成基部膨大的针刺。花雌雄同株异序;雄花序由多个指状的穗状花序组成,每一穗状花序长7-12cm,直径Icm,上面着生密集花朵,穗轴顶端成突尖;雄花萼片与花瓣长圆形,长4mm,宽lmm,先端急尖;雌花序近头状,密集,长20-30cm,苞片大,长约2cm,先端的刺长7-30mm;雌花的萼片与花瓣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约5mm,宽约2.5mm;子房长约8mm。坚果卵形或倒卵形,长4-5cm,宽3cm,橙红色,外果皮海绵质,含油分,中果皮纤维质,内果皮骨质,先端有3萌发孔。种子近球形或卵形,含油分。花期2月,果期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我国台湾、海南及云南热带地区有栽培。

资源分布:原产非洲热带地区。

栽培1.生物学特性:喜温暖湿润气候,不耐寒、不耐旱。宜选择上层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酸性壤土或重壤土栽培。

2.栽培技术:繁殖方法:用种子繁殖、育苗移栽法。采集作种的果实,经水浸、脱果肉,水洗,阴干等处理,淘汰过大、过轻种子,即可进行干热处理催芽。经催芽的芽苗,按行株距4cm×4cm移植进过渡苗圃。长出1-2片叶后,按行株距75cm ×75cm移入苗圃。培育苗高80cm左右,茎粗6cm,有效叶18片时,按行株距8×8m,挖宽80cm、深70cm穴,施足基肥,三角形定植。

3.幼龄树每年在根际3m 内中耕除草3-4次,挖环形沟施肥2-3次。成龄树和结果树每年中耕除草、施肥2-3次,增施磷、钾肥。结果树每年割叶1次,以利人工授粉和收获。花期注意人工授粉,提高成果率。 病虫害防治 果腐病,为害花序和果穗,可用加强施肥管理,适时人工授粉和保留较多有效叶片来降低发病率。刺蛾,幼虫为害叶片,可用三氯砜螨喷杀。

性味味苦;性凉

功能主治祛瘀消肿。主瘀积肿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9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粽粑叶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粽粑叶药材名称粽粑叶别名柊叶、棕叶来源竹芋科粽粑叶Phrynium capitatum Willd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。性味甘、淡,微寒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凉血

  • 大叶酸藤

   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别名酸盘子、长叶酸藤果、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大叶酸藤Embelia longifolia (Benth.) Hemsl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性味酸、涩,平

  • 黄花参

    药材名称黄花参拼音Huánɡ Huā Shēn别名毛叶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粘毛假尖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serdoechmanthera glutinosa (Nees) Breme

  • 光杆琼

    药材名称光杆琼别名毛药草来源唇形科毛药草属植物绵参Eriophyton wallichii Benth.,以全草入药。8~9月采收,洗净晒干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用于肺炎,痢疾,水草中毒,食

  • 小花琉璃草

    药材名称小花琉璃草来源紫草科小花琉璃草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k.,以全草、根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。功能主治清

  • 小叶黑面叶

    药材名称小叶黑面叶拼音Xiǎo Yè Hēi Miàn Yè别名小柿子、地石榴、黑面叶、跳八丈、小叶山漆茎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小叶黑面叶Breynia patens B

  • 雪山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雪山林药材名称雪山林拼音Xuě Shān Lín别名捆仙绳(《陕西植药调查)),黄秧连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长青草(《甘肃卫生通讯》(4)1972)。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

  • 青药

    药材名称青药拼音Qīnɡ Yào别名水白菊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药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30~50厘米,上部被密毛。基生叶丛生,有长柄,叶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

  • 鲤鱼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鲤鱼药材名称鲤鱼拼音Lǐ Yú别名大鲤鱼、鲤来源鲤形目鲤科鲤鱼Cyprinus carpio L.,以全鱼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消肿,利小便,镇咳平喘,下乳安胎

  • 悬钩子

    药材名称悬钩子拼音Xuán Gōu Zi别名沿钩子(《日用本草》),藨子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未成熟果实。果实已饱满而尚呈绿色时采摘,除净梗叶,用沸水浸1~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