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滇列当

滇列当

药材名称滇列当

拼音Diān Liè Dānɡ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列当科植物滇列当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obanche yunnanensis (G.Beck) Hand.-Mazz. [O.alsatica Kirschl.var.yunnanensis G.Beck]

采收和储藏:6-8月采收,晒干。

原形态滇列当 二年生或多年生矮小寄生草本,高15-25cm。全株密被腺毛。茎直立,不分枝,基部常膨大。叶卵状披针形,长1-1.5cm,宽4-6mm,生于茎下部的较密,向下渐稀疏,连同苞片、花萼及花冠裂片外面和边缘密被腺毛。花序穗状,短圆柱状,长6-10(-12)cm,宽2.5-3cm(-1.8)cm,宽4-6mm,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;花萼长1-1.2(-1.5)cm,不整齐的2深裂至基部;花冠常肉红色,极少黄褐色而干后变红褐色或褐色,长1.5-1.8(-2)cm,弧状弯曲,筒部膨大,上唇前伸,长5-6mm,先端微凹,下唇短于上唇,长约为上唇的1/2,3裂,裂片常反折,半圆形,长约2mm,宽约3mm,全部裂片边缘具腺毛和不明显的小齿,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2-3mm处,长8-9mm,花药长圆形;雌蕊长约1.7cm;子房椭圆形,连同花柱被腺毛,柱头2裂。蒴果椭圆形,长约8mm,直径3-4mm。种子长椭圆形,长约0.3mm,直径约0.2mm表面具网状纹饰,网眼底部具蜂果状凹点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200-3400m的山坡及石砾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味甘;性微温

功能主治补肝肾;强筋骨。主肢体瘦弱;小儿麻痹后逞症;肾虚阳痿;贵精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虎杖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虎杖药材名称虎杖拼音Hǔ Zhànɡ英文名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别名花斑竹、酸筒杆、酸汤梗、川筋龙、斑庄、斑杖根、大叶蛇总管、黄地榆来源本品为蓼科

  • 紫藤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紫藤根药材名称紫藤根拼音Zǐ Ténɡ Gēn出处《浙江民间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根,全年可采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紫藤"条。性味甘,温。功能主治《浙江

  • 花叶矮陀陀

    药材名称花叶矮陀陀拼音Huā Yè ǎi Tuó Tuó来源为楝科地黄连属植物地黄连Munronia sinica D els.以全株入药。夏秋采集,洗净、晒干或鲜用。性

  • 九爪龙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九爪龙药材名称九爪龙别名接骨草、千台楼、心不死、万带兰、吊兰[云南玉溪]来源兰科九爪龙Vanda amesiana Reichb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甘、淡、涩,平。功

  • 无花果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无花果根药材名称无花果根拼音Wú Huā Guǒ Gēn出处《生草药性备要》来源桑科植物无花果的根,秋后采收。原形态详"无花果"条。功能主治治筋骨疼痛,痔

  • 樗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樗叶药材名称樗叶拼音Chū Yè别名樗木叶(《唐本草》)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叶。性味①《唐本草》:"味苦,有毒。"②《纲目》:"苦

  • 酸模叶橐吾

    药材名称酸模叶橐吾拼音Suān Mó Yè Tuó Wú别名独叶草、大独叶草、化血丹来源菊科酸模叶橐吾Ligularia lapathifolia (Franc

  • 南蛇藤果

    药材名称南蛇藤果拼音Nán Shé Ténɡ Guǒ别名合欢花、狗葛子、皮猢子、鸦雀食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.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大九节铃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九节铃药材名称大九节铃拼音Dà Jiǔ Jié Línɡ别名艾叶酸蔹藤、牛角天麻、铜皮铁箍来源葡萄科大九节铃Ampelocissus artemis

  • 石指甲

    药材名称石指甲拼音Shí Zhī Jiɑ别名半枝莲(《药镜》),鼠牙半支(《百草镜》),瓜子草、佛指甲、狗牙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狗牙瓣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三七仔、土三七、黄瓜子草、鸡舌草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