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灰锤

灰锤

药材名称灰锤

拼音Huī Chuí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柄灰包科真菌小顶柄灰包、褐柄灰包、柄灰包、小孢柄灰包、裂顶柄灰包等的子实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ulostoma jourdanii Pat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去杂质,晒干。

原形态1.小顶柄灰包包被顶生,具两层,外包被灰白色,膜质,与内包被结合紧密,联成薄层。直径10-17mm,高7-13mm。呈扁球形。成熟后顶端开,孔口直径1.5-2mm。菌柄圆柱形,中空,高2-4cm,粗3-6mm,表面有撕裂的鳞片和纵条纹,鳞片易脱落。柄上部乳白色,下部红褐色。孢体深肉桂色,孢子近球形,褐色,壁粗糙,具小疣,直径4.5-6μm,孢丝透明无色,有分枝,少横隔,粗3.5-8μm。

2.褐柄灰包包被近圆形,阔7-12mm。外包被深红色、琥珀褐色,表面多密布褐色的颗粒状物,剥落后其基痕仍残存。内包被淡红褐色或粉红褐色。成熟后顶端开裂,口近圆形,口径1mm,菌柄圆柱形,长3-6cm,粗2.5-3mm。柄表面具纵条或微具鳞片。孢体褐黄色,海绵状粉质,孢子近圆形,4.5-6μm,黄色,具疣突。孢丝透明,分枝,有疏隔,粗3.5-6.5μm。

3.柄灰包包被圆形至扁圆形,径6-15mm。外包被黑褐色,往往上部破损,而仅存基部,内包被茶褐色,较淡,光滑,膜质。顶端的开口,径1.5-2mm,孢体赭褐色。菌柄长柱状,高2-4.8cm,粗4-5mm,枯叶褐色,柄表有纵长条,基部膨大。孢子圆形,赭褐色,直径4-6μm,壁具疣突。孢丝分枝,淡褐色,有横隔。

4.小孢柄灰包包被扁球形,直径(1.5-2)cm×(1-1.5)cm。外包被初灰白色、浅土黄色,后期蛋壳色、赭灰色。成熟后易成碎片剥落。内孢被膜质,色泽较深。后期包被在顶端开裂。孢体浅土黄色。菌柄枯叶色,圆柱形,长2.5-5.5cm,粗2.5-3.5mm,表部覆盖有长鳞片,基部有膨大的菌丝团。孢子卵圆形,浅黄色,光滑,(2-4)μm×(2-3)μm。孢丝无色,弯曲而具分枝,直径3-7.5μm。

5.裂顶柄灰包包被球形,直径1.5-2cm。外包被灰白色、灰污色、污褐色,膜状易剥落。内包被烟色,膜质。成熟后包被在顶部开裂,呈星芒状张开。孢体锈褐色、锈灰色。菌柄白色,近圆柱形,长5cm,粗3-4mm,中空,表面有纵条纹。孢子球形,壁光滑,锈色,直径4.5-5.5μm,孢丝分枝,无隔,直径6.5-9μm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1.小顶柄灰包生于草原上。夏、秋季群生或单生。

2.褐柄灰包生于土上或林缘草地。夏、秋季成群生或单生。

3.柄灰包生于砂质土上。秋季多见。

4.小孢柄灰包生于草地或林缘土上。夏、秋季可见。

5.裂顶柄灰包生于草地或砂质土坡上。夏、秋季生长。

资源分布:1.小顶柄灰包分布于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

2.褐柄灰包分布于吉林、河北、甘肃、江苏、河南等地。

3.柄灰包分布于山西、宁夏等地。

4.小孢柄灰包分布于宁夏等地。

5.裂顶柄灰包分布于内蒙古、山西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1.小顶柄灰包包被扁球形,高0.7-1.3cm,直径1-1.7cm,灰白色,膜质,顶端有一圆孔,外凸,直径1.5-2mm。菌柄已切去,完整者柄圆柱形,长2-4cm,直径3-6mm,顶端嵌插于包被基部的凹穴内;表面有撕裂的鳞片,易脱落,并有纵纹;上部白色,向基部渐呈红褐色,内面白色。孢体松软,粉质,深肉桂橘色。

2.褐柄灰包包被近球形,直径约1cm,深咖啡色,具粒状小疣,或小疣残痕;顶孔圆形,小管状,稍外突,直径约lmm,灰白色。菌柄已切去,完整者柄长3-4cm,直径2-5mm,与包被同色,有鳞片,基部有一菌丝团。孢体松软,粉质,谷黄色。

3.柄灰包包被近球形,直径1-1.5mm,茶褐色或浅粉灰色,膜质;顶孔圆形,小管状,稍外突,直径1-1.5cm,与包被同色。菌柄已切去,完整者柄长2-5cm,直径4-5mm,朽叶色,有纵纹及短鳞片,基部有球形菌丝团。孢体松软,粉质,浅土黄色。

4.小孢柄灰包包被扁球形,直径1-1.3cm,浅土黄色至蛋壳色,膜质;顶孔圆形,稍突起,边缘不完整,直径1.5-2mm,与包被同色。菌柄已切去,完整者柄长2.5-5.5cm,直径2.5-3.5mm,朽叶色,有长鳞片,基部有一菌丝团。孢体松软,粉质,浅土黄色。

5.裂顶柄灰包包被球形,直径约1.5cm,烟色,由顶端向下不规则开裂。菌柄已切去,完整者菌柄长约5cm,直径3-4mm,白色,有纵纹。孢体暗褐色。

性味辛;性平

功能主治清肺利咽;解毒消肿;止血。主感冒后咳嗽;咽喉肿痛;音哑;外伤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生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生漆药材名称生漆拼音Shēnɡ Qī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树脂。4~5月采收。砍破树皮,承取溢出的脂液,贮存备用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干漆"条。化学成分树

  • 碱地马蔺

    药材名称碱地马蔺别名新疆马蔺子来源鸢尾科碱地马蔺Iris halophila Pall.,以花、种子入药。生境分部新疆。性味甘、淡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利尿,止血。急性咽炎:种子(或根),升麻、牛蒡

  • 裂果卫矛

    药材名称裂果卫矛拼音Liè Guǒ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裂果卫矛的茎皮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onymus dielsianus Loes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根切片、茎

  • 鸡骨草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鸡骨草药材名称鸡骨草拼音Jī Gǔ Cǎo英文名HERBA ABRI别名红母鸡草、石门坎、黄食草、细叶龙鳞草、大黄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

  • 藤五加

    药材名称藤五加拼音Ténɡ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藤五加的茎皮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nthopanax leucorrhizrs (Oliv.)Harms采收和储藏:茎皮全

  • 岩乌头

    药材名称岩乌头拼音Yán Wū Tóu别名岩乌子、岩乌、雪上一枝蒿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岩乌头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omitum racemulosum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夏末秋

  • 镜面草

    药材名称镜面草拼音Jìnɡ Miàn Cǎo别名翠屏草、象耳朵草、岩金花、紫常绿、镜面叶、跌打散出处镜面草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石草类,云:"镜面草生云南圃中。根茎黑糙,附茎、附根发叶。叶极似莼,光滑

  • 山茴芹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茴芹药材名称山茴芹拼音Shān Huí Qín别名拉拉柏[藏名]来源伞形科山茴芹Carlesia sinensis Dunn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。性味甘、

  • 桤木

    药材名称桤木拼音Qī Mù别名水青冈来源桦木科桤木属植物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.,以树皮、嫩枝叶入药。春季采集嫩枝叶;四季采树皮,鲜用或晒干。性味苦、涩,凉。功能

  • 南板蓝叶

    药材名称南板蓝叶拼音Nán Bǎn Lán Yè别名蓝靛叶、靛叶、大青叶出处南板蓝叶历代本草未见收载。但陶弘景在《别录》中记载:"(蓝实)其茎叶可以染青,生河内。"又说"此即今染(纟禁)碧所用者,以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