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独脚乌桕

独脚乌桕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独脚乌桕

药材名称独脚乌桕

拼音Dú Jiǎo Wū Jiù

出处《陆川本草》

来源葡萄科植物白粉藤茎藤。秋、冬采挖。

原形态白粉藤,又名:白薯藤、白面水鸡、假葡萄

草质藤本,长达数米,全体无毛或幼时被白粉。幼茎稍肉质,绿色,钝四角形。单叶互生,心状卵形,长5~10厘米,常3浅裂,先端渐尖,边缘有稀疏的、尖锐的小锯齿;具长柄;叶腋有不分枝的卷须。聚伞花序与叶对生,具柄,伞房状;花梗长于花;花小,淡绿色;花萼极小,截头形;花瓣厚,卵状三角形,长约2毫米;雄蕊4,与花瓣对生;花盘4裂,子房2室,花柱钻形。浆果倒卵形,长约6毫米,有种子1颗。花期秋季。

生境分部分布我国南部。

化学成分茎含酚类、氨基酸、皂甙、有机酸。

性味甘苦,凉。

①《陆川本草》:"甘苦,微寒。"
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辛,平,有小毒。"

③《广东中草药》:"淡微辛,平。"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散结,行血。治肾炎,痈疽疮疡,淋巴结结核,跌打损伤。

①《陆川本草》:"行血破积。治跌打损伤,暗伤积血。"
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杀菌,埋口,生肌。治远年烂疮,久不收口。"

③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散结消肿,清热止痛。治淋巴结结核,肾炎,痈疽疮疡,毒蛇咬伤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3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布。

注意孕妇忌服。

临床应用用于死胎引产:取鲜白粉藤1节(约离根部4~5节以上),长约8~10厘米,直径约1~1.5厘米,削去青皮,一端钝圆,另端系丝线,高压消毒,在12小时内应用。常规阴道及宫颈消毒后,将钝圆端缓缓插入宫颈,注意不可碰到阴道壁,宫颈外口留1.5~2厘米,线头垂于阴道内,然后在阴道及后穹窿处塞以消毒纱布,以防滑脱。一般24~48小时换药1次,直至死胎排出为止。观察37例,36例用药后死胎皆自然娩出,胎盘也随后娩出,另1例做徒手剥离。死胎娩出时间最快3小时,最慢168小时,大多在12~48小时内。胎盘娩出时间均在死胎娩出后30分钟内。未发现不良副作用,无寒战发热,无产后大流血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独脚乌桕

药材名称独脚乌桕

拼音Dú Jiǎo Wū Jiù

英文名Root of Kerr Treebine

别名番薯、土大黄、独脚乌扣、山葫芦、粉藤头、粉藤薯、块根山鸡蛋、粉藤蛋。

出处出自《陆川本草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块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ssus repens (Wight et Arn.)Lam.[Vitis repens Wight et Arn.]

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取块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白粉藤草质藤本,长达数米。卷须二叉状分枝,与叶对生;小枝通常被白粉,枝稍带肉质,绿色,横切面为钝四角形,有纵条纹,干时易在节上脱离。单叶互生;叶辆长4-5cm,无毛;托叶斜菱形,基部楔形;叶片膜质,心状卵形或狭卵形,长5-10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截形,边缘有疏锐小锯齿或有时仅3浅裂,上面绿色,平时表面灰绿色,下面浅绿色,两面无毛。花两性,聚伞花序与叶对生,长约3cm,被疏柔毛,少花,第1次分枝呈伞形状;花梗长约3mm,基部常有小苞片;花萼盘状,全缘,外有微柔毛及睫毛;花瓣4,分离;雄蕊4,与花瓣对生;花盘杯状,子房略短于雄蕊,花柱极短,近钻形。浆果肉质,倒卵形或球形,长约6mm,熟时紫色。种子1颗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m左右的山坡、路旁矿地或河谷两岸的疏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台湾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,生长适温25-30℃,在半荫蔽的环境生长茂盛,一般土壤均可种植。

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。于春暖时新芽萌发前,选健壮的枝条,长15cm左右,斜插入苗床10cm,插后压紧,浇水,经30-40d,生很长叶时,按行株距150cm×100cm移栽。

田间管理 当定植苗高40cm左右时,搭棚架,让藤蔓攀援,或在株旁插竹竿、枝条,引蔓上架。每季度中耕除草1次,同时培土并追施人粪尿或复合肥,冬季追施堆肥或厩肥。

病虫害防治 吹棉介壳虫,为害叶片及嫩茎,可用50%马拉松1000-1500倍液或松碱合剂防治。

化学成分茎含酚类、氨基酸、皂甙、有机酸。

性味苦;微辛;性凉

归经心;肾经

功能主治活血通络;化痰散结;解毒消痈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瘰疬痰核;痈肿疮毒;毒蛇咬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注意孕妇忌服

各家论述1.《陆川本草》:行血破积。治跌打损伤,暗伤积血。

2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杀菌,埋口,生肌。治远年烂疮,久不收口。

3. 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散结消肿,清热止痛。治淋巴结结核,肾炎,痈疽疮疡,毒蛇咬伤。

临床应用用于死胎引产。取鲜白粉藤1节(约离根部4-5节以上),长约8-10cm,直径约 l-1.5cm,削去青皮,一端钝圆,另端系丝线,高压消毒,在12小时内应用。常规阴道及宫颈消毒后,将钝圆端缓缓插入宫颈,注意不可碰到阴道壁,宫颈外口留1.5-2cm,线头垂于阴道内,然后在阴道及后弯窿处塞以消毒纱布,以防滑脱。一般24-48小时换药1次,直至死胎排出为止。观察37例,36例用药后死胎皆自然娩出,胎盘也随后娩出,另 l例做徒手剥离。死胎娩出时间最快3小时,最慢168小时,大多在12-48小时内。胎盘娩出时间均在死胎娩出后30分钟内。未发现不良副作用,无寒战发热,无产后大流血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黄芩

    药材名称土黄芩拼音Tǔ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偏花黄芩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原形

  • 大籽蒿

    药材名称大籽蒿拼音Dà Zǐ Hāo别名大白蒿、白蒿、臭蒿子来源菊科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ld.,以花蕾入药。生境分部除华南外,各地广布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

  • 齿叶橐吾

    药材名称齿叶橐吾拼音Chǐ Yè Tuó Wú别名大救驾、大齿橐吾来源菊科齿叶橐吾Ligularia dentata (A. Gray) Hara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

  • 猫胡子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猫胡子花药材名称猫胡子花拼音Māo Hú Zǐ Huā别名小毛毛花、刺珠、青刺尖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猫胡子花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 ssp.

  • 踏膀药

    药材名称踏膀药拼音Tà Bǎnɡ Yào别名黄花地丁、土细辛[云南]、黄花细辛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灰叶堇菜Viola delavayi Franch.,以带根全草入药。秋冬采集,洗

  • 硬枝黑锁梅

    药材名称硬枝黑锁梅拼音Yìnɡ Zhī Hēi Suǒ Méi别名锁梅、钻地风,疏风草(《滇南本草》),黑锁梅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红刺泡、紫茵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。出处《滇南本

  • 赛莨菪

    药材名称赛莨菪拼音Sài Lànɡ Dànɡ别名山烟、唐古特山莨菪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茄科植物赛莨菪的根。9~11月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

  • 梧桐

    药材名称梧桐拼音Wú Tónɡ别名中国梧桐、国桐、桐麻、桐麻碗、瓢儿果树、青桐皮来源梧桐科梧桐属植物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 (L. f.)Marsigli

  • 宽叶紫萁

    药材名称宽叶紫萁拼音Kuān Yè Zǐ Qí英文名Javanese Flowering Fern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紫萁蕨科植物宽叶紫萁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smund

  • 硬水黄连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硬水黄连药材名称硬水黄连拼音Yìnɡ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水黄连(《百草镜》),金鸡脚下黄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黄脚鸡(《四川中药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