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疣果冷水花

疣果冷水花

药材名称疣果冷水花

拼音Yóu Guǒ Lénɡ Shuǐ Huā

别名甘草、铁杆水草、红水疳叶、竹节藤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疣果冷水花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verrucosa Hand.-Mazz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30-50cm。根状茎横走,常丛生。茎直立,不分枝,紫红色或黄褐色,无毛。叶对生,常生于茎的上部,膜质;叶柄长0.5-5cm;托叶三角状卵形,长约lmm;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狭披针形,长3-13cm,宽1-4cm,先端渐尖至长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至钝圆,边缘具圆齿状锯齿,稀具浅锯齿,仅上面疏生短毛,钟乳体极小,纺锤形,在两面密布,基出脉3条,在上面明显隆起。雌雄异株;雄花序具长总梗,近直立,长2-4cm;雌花序具短总梗,为较密集的聚伞状伞房花序或密集呈簇生状,长0.5-1.5cm;雄花大,直径1.5-2mm,花被片4,雄蕊4;雌花小,长约0.5mm,花被片3,不等大。瘦果小,宽卵圆形,长约0.7mm,有疣状突起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50-1100m的山坡沟边及溪谷阴湿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淡;微甘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消肿。主疖疮痈肿;水肿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栀子花根

    药材名称栀子花根拼音Zhī Zi Huā Gēn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栀子"条。性味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苦。"②广州部队

  • 伏毛山豆根

    药材名称伏毛山豆根别名苦参来源豆科伏毛山豆根Euchresta strigillosa C. Y. Wu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止痛。主治肠炎腹泻,腹胀,胃痛,咽喉痛。

  • 田野卷耳

    药材名称田野卷耳拼音Tián Yě Juǎn ěr别名田卷耳来源药材基源:为石竹科植物田野卷耳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rastiumrvenseL.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,洗去泥上,除去根须、

  • 角花胡颓子

    药材名称角花胡颓子别名羊母奶子、吊中子藤来源胡颓子科角花胡颓子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.,以根、叶、果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云南。性味微苦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叶:平

  • 木芙蓉花

    药材名称木芙蓉花拼音Mù Fú Rónɡ Huā别名芙蓉花(《清异录》),地芙蓉花(《本草图经》),拒霜花(《益部方物略记》),七星花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水芙蓉、霜

  • 紫弹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弹树药材名称紫弹树拼音Zǐ Dàn Shù别名朴树、中筋树、沙楠子树、香丁来源榆科紫弹树Celtis biondii Pamp.,以叶、根皮、茎、枝入药。生境

  • 鷩雉

    药材名称鷩雉拼音Bì Zhì别名赤鷩(《山海经》),鵕鸃(《汉书》),采鸡(《逸周书》),锦鸡(《禽经》),金鸡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的肉。原形态体长

  • 川桂皮

    药材名称川桂皮拼音Chuān Guì Pí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银叶桂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nnamomum mairei Lévl.[C.argenteum Gamble]

  • 斜叶榕叶

    药材名称斜叶榕叶拼音Xié Yè Rónɡ Yè别名半边刀来源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tinctoria Forst.f.subsp.gibbosa(B1.)C

  • 五爪风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五爪风药材名称五爪风拼音Wǔ Zhǎo Fēnɡ别名五爪藤来源蔷薇科五爪风Rubus blinii Levl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贵州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治舒筋活络,行血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