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白花鬼针草

白花鬼针草

药材名称白花鬼针草

拼音Bái Huā Guǐ Zhēn Cǎo

别名金杯银盏、金盏银盆、盲肠草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白花鬼针草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idens pilosa L.var .radiata Sch.-Bip. [B. pilosa L.var .albiflora Maxim.; B.pilosa L.var .minor (Bl.) Scherff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
原形态白花鬼针草 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30-100cm。茎钝四棱形,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的柔毛。茎下部叶较小,3裂或不分裂,通常在开花前枯萎;中部叶具长1.5-5cm无翅的柄,三出;小叶常为3格,很少为具5(-7)小叶的羽状复叶,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2-4.5cm,宽1.5-2.5cm,先端锐尖,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,有时偏斜,不对稀,边缘有锯齿,顶生小叶较磊,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3.5-7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或近圆形,具长1-2cm的柄,边缘锯齿,上部叶小,3裂或不分裂,条状披针形。头大辩论花序有长1-6(果时长3-10)cm的花序梗;总苞苞片7-8枚,条状匙形,外层托片披针形,内层条状披针形;舌状花5-7枚,舌片椭圆状倒卵形,白色,长5-8mm,宽3.5-5mm,先端钝或有缺刻;盘花筒状,长约4.5mm,冠檐5齿裂。瘦果黑色,条形,长7-13mm,先端芒刺3-4枚,长1.5-2.5mm,具倒刺毛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村旁、路边及临野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化东、中南、西南及西藏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药材呈条状。茎钝四棱形。下部叶3裂或不分裂;中部叶具柄,三出,小叶3枚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先端锐尖,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,不对称,边缘具锯齿。头状花序边缘具舌状花5-7枚,舌片椭圆状倒卵形,长5-8mm,宽3-5mm,黄白色,先端钝或有缺刻。气微,味微苦。

性味味甘;微苦;性平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利湿退黄。主感冒发热;风湿痹痛;湿热黄疸;痈肿疮疖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满山红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满山红药材名称满山红拼音Mǎn Shān Hónɡ英文名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别名东北满山红、迎山红、靠山红、山崩子来源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

  • 凉粉藤

    药材名称凉粉藤拼音Liánɡ Fěn Ténɡ别名百解藤、寄山龙、山豆根(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),青藤仔、蛤仔藤(《海南植物志》),金线风(《陆川本草》),金锁匙、廿四风藤、山苦参

  • 五色梅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五色梅药材名称五色梅拼音Wǔ Sè Méi别名马缨丹、红彩花、头晕花、如意花来源为马鞭草科马樱丹属植物五色梅Lantana camara L.,以根或全株入药。

  • 地涩涩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涩涩药材名称地涩涩拼音Dì Sè Sè别名仙桃草、养皮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陕西草药》来源为玄参种植物小婆婆纳果实中有虫瘿的全草。6~7月采收果实

  • 丝毛毛毡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丝毛毛毡草药材名称丝毛毛毡草别名毛毡草来源菊科丝毛毛毡草Blumea sericans (Kurz) Hook. f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

  • 马刀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马刀药材名称马刀拼音Mǎ Dāo别名长竹蛏、竹蛏子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长竹蛏Solen gouldii Conrad,以贝壳入药。功能主治清瘿、止带。主治瘿气,赤白带下。用法

  • 兔毛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兔毛蒿药材名称兔毛蒿拼音Tù Máo Hāo别名线叶菊、西伯利亚艾菊、兔子毛、疔毒花、惊草、荆草来源菊科兔毛蒿Filifolium sibiricum (L.)

  • 红木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木耳药材名称红木耳拼音Hónɡ Mù ěr别名红靛、一口红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泉州本草》来源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。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。茎紫红色,高1~2米

  • 水流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流豆药材名称水流豆拼音Shuǐ Liú Dòu别名水流兵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水罗豆、水刀豆(《广东中医》5(12):556,1960)。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为

  • 衣鱼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衣鱼药材名称衣鱼拼音Yī Yú别名蠹鱼、毛衣鱼、多毛栉衣鱼来源昆虫纲缨尾目衣鱼科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.,以全虫入药。生境分部南北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