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白苏梗

白苏梗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苏梗

药材名称白苏梗

拼音Bái Sū Gěnɡ

出处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

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。秋季果实成熟时,割取老茎,除去果实及枝叶,晒干。

生境分部产江苏、安徽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性状干燥的茎,叶片大多脱落,常带有果穗。茎圆角四方形,四边有槽,表面黄绿色,易折断;断面木质部黄白色,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。残留的叶片,皱缩、卷曲或破碎不整,黑绿色,背面较淡,两面均具白色毛。气香,味微苦辛。以茎老、干燥、无根叶杂质、气味芳香者为佳。

性味滇南本草》:"味辛,性温,无毒。"

归经《四川中药志》:"入肺、脾二经。"

功能主治顺气,消食,止痛,安胎。治气郁,食滞,胸膈痞闷,脘腹疼痛,胎气不和。

①《滇南本草》:"补中益气。"

②《安徽药材》:"行气宽中,消痰利肺,安胎。"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下气宽胸,行里化痰,消食。治胸闷,噎膈反胃及心腹痛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

备注本品在江苏、四川等地与紫苏梗同等使用,并通称为苏梗。参见"紫苏梗"条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白苏梗

药材名称白苏梗

拼音Bái Sū Gěnɡ

英文名Stem of Common Perilla

出处出自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rilla frutescens (L.) Britton

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,割取老茎,除去果实及枝叶,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0.5-2m。茎直立,钝四棱形,具四槽,密被长柔毛。叶对生;地柄长3-5cm,背腹扁平,密端短尖或突尖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,两面绿色,或紫色,上面被疏柔毛。轮伞花序2花,组成长1.5-15cm,密被长柔毛,偏向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;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,外被红褐色腺点,边缘膜质;花梗密被柔毛;花萼钟形,10脉,下部被长柔毛,夹有黄色腺点,内面喉部有疏柔毛环,结果实增大,萼桅二唇形,上唇宽大,3齿,中齿较小,下唇比上唇稍长,2齿,齿皮针形;花冠通常白色,冠筒短,冠檐近二唇形,上唇微缺,下唇3裂,中裂片较大;雄蕊4,前对稍长,离生,插生喉部,花药2室;花柱先端2浅裂;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。小坚果近球形,具网纹。花期8-11月,果期8-12月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的茎,叶片大多脱落,常带有果穗。茎圆角四方形,四边有槽,表面黄绿色,易折断;断面木质部黄白色,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。残留的叶片,皱缩、卷曲或破碎不整,黑绿色,背面较淡,两面均具白色毛。气香,味微苦辛。

以茎老、干燥、无根叶杂质、气味芳香者为佳。

药理作用白苏梗注射液分别以0.1g(生药)/只、0.2g(生药)/只、0.4g(生药)/只0.6(生药)/只给小鼠腹腔注射,连续4d,能激发动物子宫内膜碳酸酐酶活性增长,而且随所给剂量的增加而增加,与孕酮作用相似[1]。

性味味辛;性温

功能主治顺气消食;止痛;安胎。主食滞不化;脘腹胀痛;感冒;胎动不安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5-10g。

各家论述1.《滇南本草》:补中益气。

2.《安徽药材》:行气宽中,消痰利肺,安胎。

3.《四川中药志》:下气宽胸,行里化痰,消食。治胸闷,噎膈反胃及心腹痛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椰子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椰子壳药材名称椰子壳拼音Yē Zi Ké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内果皮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椰子皮"条。化学成分椰子壳含灰分0.61%,木质素36

  • 火秧竻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火秧竻叶药材名称火秧竻叶拼音Huǒ Yānɡ Lè Yè出处《生草药性备要》来源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叶片。全年可采。功能主治清热化滞,解毒行瘀。治热滞泄泻,痧秽吐泻转

  • 米皮糠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米皮糠药材名称米皮糠拼音Mǐ Pí Kānɡ别名春杵头细糠(《别录》),谷白皮(《千金翼方》),细糠(《圣惠方》),杵头糠(《圣济总录》),米秕(汪颖《食物本草》),米糠(《

  • 广东金钱草

    药材名称广东金钱草拼音Guǎnɡ Dōnɡ Jīn Qián Cǎo别名金钱草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广金钱草(《中药通报》5(1):26,1959),假花生、马蹄草、银蹄

  • 松树皮

    药材名称松树皮拼音Sōnɡ Shù Pí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马尾松、油松、思茅松等的树干内皮。性味苦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收敛,生肌。外用治烧烫伤,小儿湿疹。用法用量外用适量,焙干研

  • 笔筒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笔筒草药材名称笔筒草拼音Bí Tǒnɡ Cǎo别名通气草(《草木便方》),眉毛草、土木贼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节节菜、接骨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锁眉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节骨

  • 光慈姑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光慈姑药材名称光慈姑拼音Guānɡ Cí Gū出处《河南中药手册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。春、秋、冬三季均可采收。挖取鳞茎,洗净,除去须根及外皮,晒干。放置干燥处保存。

  • 大叶矶松

    药材名称大叶矶松拼音Dà Yè Jī Sōnɡ别名补血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白花丹科植物大叶补血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monium gmelinii(Willd.)O.Kuntae[Stati

  • 地刷子

    药材名称地刷子拼音Dì Shuā Zi别名扫天晴明草、舒筋草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地刷子石松Lycopodium complanatum L.,以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,切段晒干。性味辛,温。

  • 独花兰

    药材名称独花兰别名长年兰来源兰科独花兰Changuienia amoena Chien,以全草、根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江苏、湖南、四川。功能主治清热、凉血,解毒。主治咳嗽,痰中带血,热疖疔疮。用法用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