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百足藤

百足藤

药材名称百足藤

拼音Bǎi Zú Ténɡ

英文名Creeping Pothos

别名神仙对坐草、石上蜈蚣、飞天蜈蚣、百足草、铁斑鸠、巴岩姜、姜藤、天蜈蚣、土石蜈蚣、雄鸡尾、细蜈蚣草、蜈蚣草、石蜈蚣、下山蜈蚣

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天南星科植物百足藤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thos repens (Lour.) Druce [Flagellaria repens Lour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
原形态百足藤,附生藤本,长1-20m。分枝较功,营养枝具棱,常曲折,节间长0.5-1.5cm,节上气生根长1-2cm,贴附于树上;花枝圆柱形,具纵条纹,节间长1-1.5cm,一般没有气生根,多披散或下垂。叶柄长楔形,先端微凹,长达13-15cm,宽1-1.5cm,幼枝上叶柄长2-3cm,宽4mm;叶片披针形,向上渐狭,长3-4cm,宽5-7mm,与叶柄皆具平行纵脉,细脉网结,但极不明显,幼枝上叶片较小,长1-2cm,宽3-4mm。总花序柄腑生和顶生,长约2-3cm;苞片3-5,披针形,长1-5cm,覆瓦状排列或较远离;花序柄细长,长11-13cm,基部有一长1-2cm的线形小苞片;佛焰苞绿色,线状披针形,锐尖,具长尖头;肉穗花序黄绿色,雄蕊黄色,雌蕊淡绿,细圆柱形,长5-6cm,果时伸长可达10cm,具醒;花密,花被片6,黄绿色雄蕊和柱头稍超出花被,花药黄色。浆时成熟时焰色,卵形,长约1cm。花期3-4月,果期5-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林内石上或树干上附生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味辛;性温

归经肝经

功能主治散瘀接骨,消肿止痛。主劳伤;跌打肿痛;骨折;疮毒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酒炒敷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:有祛湿凉血、止痛接骨的功能,用于劳伤、跌打、骨折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粘人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粘人花药材名称粘人花拼音Zhān Rén Huā别名饿蚂蝗、黄粘粑草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野豆子、牛巴嘴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山蚂蝗、过路黄(《云南中草药》),瓦子草(《中国高

  • 茱卷皮

    药材名称茱卷皮拼音Zhū Juǎn Pí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落叶桢楠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.-Mazz.采收和储藏:4月中、下旬剥取树干皮,

  • 垂花胡枝子

    药材名称垂花胡枝子拼音Chuí Huā Hú Zhī Zǐ别名马扫帚来源豆科垂花胡枝子Lespedeza penduliflora (Oudemann) Nakai ssp. ca

  • 肾萼金腰

    药材名称肾萼金腰拼音Shèn è Jīn Yāo英文名all-grass of Delavay Goldsaxifrage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虎耳草科植物肾萼金腰的全草。拉

  • 绒毛鸭脚木

    药材名称绒毛鸭脚木别名大加皮、野巴戟、假通脱木来源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Agalma delavayi (Franch.) Hutch.,以根或茎入药。全年可采,切片晒干。性味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祛风活

  • 苘麻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苘麻根药材名称苘麻根拼音Qǐnɡ Má Gēn出处《蜀本草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根,立冬后拔取根部,除去茎叶,洗净晒干。化学成分含粘液质,其中有戊糖1.41%、戊聚糖1.2

  • 掐不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掐不齐药材名称掐不齐拼音Qiā Bù Qí出处《江苏药材志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的全草。原形态小灌木,高50~100厘米。枝条四散,小枝纤弱,有条纹,被有绒毛。

  • 阴香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阴香叶药材名称阴香叶拼音Yīn Xiānɡ Yè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叶片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阴香皮"条。化学成分含丁香油酚,芳樟醇等挥发

  • 鬼箭羽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鬼箭羽药材名称鬼箭羽拼音Guǐ Jiàn Yǔ别名卫矛、鬼箭(《本经》),神箭(《广雅》),六月凌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八树、四棱锋、芸杨,鬼见愁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四面

  • 鸽肉

    药材名称鸽肉拼音Gē Ròu别名家鸽肉来源鸽形目鸠鸽科家鸽Columba domestica Gmelin;原鸽Columba livia,以肉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治妇女干血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