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破头风

破头风

药材名称破头风

拼音Pò Tóu Fēnɡ

别名云雾草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莲叶点地梅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drosace henryi Oliv.

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全草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短;基部具多数纤维状须根。叶基生;叶柄被柔毛,长7-14cm,叶片圆形,直径3-7cm,基部心形,边缘具不整齐圆锯齿,叶脉掌状,两面有纤毛,主脉毛较多。花葶被刚毛,通常2-4枚自叶丛中抽出,高(8-)15-30cm;伞形花序12-40花;苞片小,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3-9mm,被纤毛;花梗纤细,近等长,长10-18mm,密被小柔毛;花萼漏斗状,5裂,分裂达中部,裂片三角形或狭卵状三角形,果时几不增大,具明显的3-5脉;花冠5裂,裂片倒卵形,先端凹缺,杯状,白色;雄蕊5,花丝极短,贴生于花冠筒上,花药卵形,先端钝;子房上位,花柱短,不伸出冠筒。蒴果近陀螺形,先端近平截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疏林下、沟谷水边和石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南部、湖北西部和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。根茎粗短,根细须状。茎黄棕色,直径1-2mm。叶基生,多皱缩破碎,展开后呈圆形至圆肾形,直径3-7cm,先端圆形,基部心形弯缺深达叶片的1/3,边缘具浅裂状圆齿或重牙齿,两面被短糙伏毛,叶面黄褐色;叶柄长6-16cm,有柔毛。花葶黄棕色,直径1-2mm;伞形花序多花;小花黄褐色,花梗纤细,密被小柔毛。

性味苦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利湿止痒。主肝热头目疼痛;肺热咳嗽;疔疮疖肿;湿疹瘙痒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,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鲜品捣敷。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桤木枝梢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桤木枝梢药材名称桤木枝梢拼音Qī Mù Zhī Shāo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嫩枝叶。性味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:"性凉,味苦涩。"功

  • 赖草

    药材名称赖草拼音Lài Cǎo别名冰草、厚穗赖草、滨草、老披碱来源禾本科赖草Aneurolepidium dasystachys (Trin.) Nevski,以根状茎、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东

  • 木防己花

    药材名称木防己花拼音Mù Fánɡ Jǐ Huā来源药材基源: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(L.)DC.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cculus orbiculatus

  • 榉树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榉树皮药材名称榉树皮拼音Jǔ Shù Pí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。原形态大叶挼树,又名:榉榆、血榉。乔木,高达25米。1年生枝密被柔毛

  • 羊靥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羊靥药材名称羊靥拼音Yánɡ Yè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甲状腺体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羊肉"条。化学成分参见"牛靥&qu

  • 心叶虎耳草

    药材名称心叶虎耳草拼音Xīn Yè Hǔ ěr Cǎo别名岩耳巴、反背红、红岩草、蒙自虎耳草、大虎耳草、心叶蒙自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心叶虎耳草Saxifraga mengtzeana Engl

  • 榆荚仁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榆荚仁药材名称榆荚仁拼音Yú Jiá Rén别名榆实(《本经》),榆子、榆仁(《食疗本草》)。出处《证类本草》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果实或种子。4~6月果实

  • 蒸饼

    药材名称蒸饼拼音Zhēnɡ Bǐnɡ别名馒头饼(《肘后方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小麦面和以酵糟的加工制成品。性味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归经《本草撮要》:"入足太阴、

  • 黄花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花菜药材名称黄花菜拼音Huánɡ Huā Cài别名连珠炮、下奶药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条参、绿葱根、镇心丹、金针菜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野皮菜、真金花、鸡脚

  • 灰贯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灰贯众药材名称灰贯众拼音Huī Guàn Zhònɡ别名蜈蚣草出处《湖南药物志》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对生耳蕨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20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