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窄叶飘带草

窄叶飘带草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窄叶飘带草

药材名称窄叶飘带草

拼音Zhǎi Yè Piāo Dài Cǎo

别名飘带草

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窄叶柴胡全草。秋季采收。

原形态草本,高约1米。茎直立,细弱,绿色,具分枝。单叶互生,线状倒披针形以至线形,长2.5~8厘米,宽2.5~4毫米,先端短尖,基部略狭,抱茎,全缘,两面均无毛。复伞形花序顶生及腋生;总苞具叶状苞片2,披针形;花序梗不等长;小总苞5枚,倒披针形,端尖,内有小花4~6枚,花细小,均有短梗;花瓣5,黄色,近菱形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沟阴湿处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
性味苦微辛,平。

功能主治消炎解毒,祛风止痒。治疮毒疖子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窄叶飘带草

药材名称窄叶飘带草

拼音Zhǎi Yè Piāo Dài Cǎo

英文名all-grass of Candolle Thorowax

别名飘带草菜子七、金柴胡

出处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川滇柴胡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upleurum candollei Wall.ex DC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切段,晒干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达1m。根较发达,木质化。叶质薄,表面绿色,背面灰白绿色;基生叶和茎下部叶线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长12-15cm,宽5-8cm,先端圆钝,有长突尖头,基部狭窄成短叶柄;11-13脉;茎上部叶较短,长圆形或倒狭卵形,长1.5-4cm,宽0.8-1cm,先端圆,有突尖头,基部楔形,近无柄;15-19脉。复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,直径2.5-4cm;伞同4-8,纤细,长1-3cm;总苞片3-5,广卵形或近圆形,长3-20mm,宽2-10mm;小总苞片5,广椭圆形,长5-7mm,宽2-4mm;小伞形花序直径8-12mm,有花10-15;花瓣淡黄色,舌片小,方形,先端2裂;花柱基深黄色。双县果棕褐色,圆柱形,长2.5mm,宽约1.8mm,棱近狭翼状,每槽有油管3,合生面4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900-2900m的山坡草地及疏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(镇康、大量、蓝坪、蒿明、昆明)等地。

性味味苦;微辛;性平

功能主治驱风散热;解毒。主风热感冒;百日咳;肝郁胁痛;风疹;疮毒疖肿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煎水洗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蓖麻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蓖麻根药材名称蓖麻根拼音Bì Má Gēn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。化学成分根含反癸烯-2-三炔-4,6,8-酸甲酯、十三烯-1-五炔-3,

  • 槟榔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槟榔药材名称槟榔拼音Bīnɡ Lɑnɡ英文名SEMEN ARECAE别名榔玉、宾门、青仔、国马、槟楠、尖槟、鸡心槟榔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. 的干燥成熟种

  • 岩败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岩败酱药材名称岩败酱拼音Yán Bài Jiànɡ来源败酱科岩败酱Patrinia rupestris Juss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华北。化学成分

  • 峨山草乌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峨山草乌药材名称峨山草乌拼音é Shān Cǎo Wū来源毛茛科飞燕草属植物卷距飞燕草Delphinium fargesii Franch.,以根入药。初春或秋季采挖,除

  • 拟缺香茶菜

    药材名称拟缺香茶菜拼音Nǐ Quē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野紫苏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拟缺香茶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excisoides(Su ex C.H.Hu

  • 圆叶野扁豆

    药材名称圆叶野扁豆别名罗网藤、假绿豆来源豆科圆叶野扁豆Dunbaria rotundifolia (Lour.) Merr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。性味淡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止血生肌。主治急性

  • 鼋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鼋胆药材名称鼋胆拼音Yuán Dǎn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胆或胆汁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鼋甲"条。性味《纲目》:"苦,寒,有毒。"

  • 鳟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鳟鱼药材名称鳟鱼拼音Zūn Yú别名鮅(《尔雅》),赤眼鱼(《说文》),红目鳟(《脊椎动物分类学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。原形态体长,略呈圆筒状,后段稍侧扁

  • 松塔

    药材名称松塔拼音Sōnɡ Tǎ来源松科松属植物白皮松(蛇皮松、虎皮松)Pinus bungeana Zucc.的球果。炮制初冬采收不带种子的球果(松塔)。除去果鳞,取下种子,碾去木质硬壳即得。性味苦,

  • 黄花独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花独蒜药材名称黄花独蒜别名土白及[广西]、粉口兰来源兰科黄花独蒜Spathoglottis pubescens Lindl.,以块茎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广东、贵州、台湾。功能主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