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米百合

米百合

药材名称米百合

拼音Mǐ Bǎi Hé

别名土贝母、土知母、米合贝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米贝母的鳞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ritillaria davidii Franch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或烘干。

原形态米贝母 草本,高约10-33cm。鳞茎直径1-2cm,由3-4枚或更多球状鳞片和周围许多粒状小鳞片组成。叶基生,1-2枚,具长10-24cm的叶柄;叶片椭圆形或卵形,长4-8cm,宽1.5-2.7cm,先端渐尖或短尖,基部渐狭,三出脉。茎上无叶。单花顶生,具3-4枚苞片,苞片被针形,花被宽钟状;花被片6,长圆状被针形,黄色,具紫色方格斑纹,内面散生圆形黄色小腺体,基部的上方具圆形蜜腺;雄蕊6,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;花柱比子房略长,连同子房近与雄蕊等长;柱头3裂,裂片长约达花柱的2/5。花期4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-2300m的河边草地或岩石缝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。

性状1.性状鉴别:鳞茎由3-4枚或更多球状鳞片和周围许多米粒状小鳞片组成,呈莲座状,直径l-2cm。鳞叶片表面呈粉白色或黄白色。质脆,易断,断面略显粉质。气微,味微苦。

2.显微鉴别:粉末特征:类白色。

2.1.淀粉粒极多,为粉末的主体。单粒灯泡形、卵形。不规则广卵形、贝状卵形、类三角形、菱肉形,稍扁,侧面现长椭圆形,有的较小端稍尖,直径6-60μm,长约至72μm;脐点明显,短缝状、人字状、马蹄状、三叉状、点状或十字状,大多位于较小端;层纹隐约可见。复粒稀少,细小,由2-3分粒组成。半复粒少数,脐点2-3个。多脐点单粒稀少,脐点2-4个,半月形或类圆形,位于中央或较大端。

2.2.气孔大多呈类圆形,直径56-72μm,也有扁圆形,直径至80μm,副卫细胞5-6个。此外,有的表皮细胞垂周壁呈细小连珠状增厚。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8-30μm。

性味味苦;微甘;性寒

功能主治清热化痰;止咳。主痰热咳嗽;咯痰黄调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北蛔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东北蛔蒿药材名称东北蛔蒿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别名蛔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.,以花蕾入药。夏季花开放前采集,

  • 柳叶卫矛

    药材名称柳叶卫矛拼音Liǔ Yè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柳叶卫矛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onymus lawsoniiC.B. Clarkevar. Salicifolius(

  • 红酸杆

    药材名称红酸杆拼音Hónɡ Suān Gǎn别名太阳草、石辣蓼、水绣球、石头花、石头菜、石莽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头花蓼Poygonum capitatum Buch.-Ham. ex. D.

  • 臭威灵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臭威灵药材名称臭威灵别名大叶兔耳风、威灵仙[云南]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棉毛风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.,以根入药。夏秋采集,洗净切碎晒干。性味甘、辛,

  • 术苗

    药材名称术苗拼音Shù Miáo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苗叶。冬季采取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白术"条。功能主治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去水。&

  • 野葡萄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葡萄根药材名称野葡萄根拼音Yě Pú Tɑo Gēn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或刺葡萄的根。9~10月采收。原形态①秋葡萄落叶藤本,茎粗壮;幼枝带紫红色,具羊

  • 泥鳅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泥鳅药材名称泥鳅拼音Ní Qiū别名鱼鳅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(Cantor)的活体及粘液。四季可捕捉,洗净即可。性味甘,

  • 篦子草

    药材名称篦子草拼音Bì Zǐ Cǎo别名舒筋草、小牛肋巴来源药材基源:为金星蕨科植物毛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closorus gongylodes(Schkuhr)Link[Aspidiu

  • 牛胆参

    药材名称牛胆参拼音Niú Dǎn Shēn英文名Yunnan Hemipilia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滇舌喙兰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mipilia yunnan

  • 骆驼蹄草

    药材名称骆驼蹄草拼音Luò Tuo Tí Cǎo英文名Camel Grass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蹄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ygophyllum oxi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