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紫麻

紫麻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麻

药材名称紫麻

拼音Zǐ Má

别名麻叶、火水麻子、天青地白、野麻、大叶麻、大毛叶

来源荨麻紫麻Oreocnide frutescens (Thunb.)Miq. [O. fruticosa (Gaud.)Hand.-Mazz.],以根、叶、全草入药。

生境分部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
性味甘,平。

功能主治行气,活血。

跌打损伤:根泡酒或配方。

牙痛:熬水噙。

小儿麻疹发热:外用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紫麻

药材名称紫麻

拼音Zǐ Má

别名麻叶、水麻叶、柴苎麻、白水苎麻、大毛叶、火麻条、小青麻、水麻泡、野麻、假山麻、雪果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紫麻的全株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eocnide frutescens(Thunb.)Miq.[Ur-tica frutescens Thunb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小灌木,高1-3m。分枝上部生短伏毛。叶互生,多生于茎或分枝的顶部或上部;叶柄长1-4cm;托叶披针形,早落;叶片卵形或狭卵形,长4-12cm,宽1.7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牙齿,上面粗糙,疏生短毛,枝条上部叶的下面常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,下部叶的下面疏生短毛,钟乳体点状;基生脉3条。雌雄异株;花小,无柄,簇生于落叶腋部或叶腋;雄花的花被片3,卵形,长约1.5mm,雄蕊3;雌花序球形,直径约3mm,近无柄,花被管状,柱头盾形,密生一簇长毛。瘦果卵形,长约lmm。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溪边、林下湿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陕西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全株有毛,长达lm。茎上有棱槽。叶皱缩,展平后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-12cm,宽1.7-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;叶柄长1-4cm。果实卵形。气微,味微甜。

性味甘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行气活血;透疹。主感冒发热;跌打损伤;牙痛;麻疹不透;肿疡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水煎含漱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序梗女贞

    药材名称序梗女贞别名苦丁茶[四川]来源木犀科序梗女贞Ligustrum pedunculare Rehd.,春季采叶,潦,闷后作成饼,晒干供药用。同属植物Ligustram aff. strongyl

  • 鸭嘴花

    药材名称鸭嘴花拼音Yā Zuǐ Huā别名大驳骨、大驳骨消、牛舌兰、龙头草、大叶驳骨兰、大接骨来源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鸭嘴花Adhatoda vasica Nees,以全株入药。全年可采。多鲜用或洗净晒

  • 地骷髅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骷髅药材名称地骷髅拼音Dì Kū Lóu别名仙人骨(《博济方》),老萝卜头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老人头(《天宝本草》),地枯萝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气萝卜(《江苏植

  • 果上叶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果上叶药材名称果上叶拼音Guǒ Shànɡ Yè别名密花石豆兰、石串莲、羊奶果来源兰科石豆兰属植物极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

  • 赛莨菪

    药材名称赛莨菪拼音Sài Lànɡ Dànɡ别名山烟、唐古特山莨菪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茄科植物赛莨菪的根。9~11月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

  • 龙棕

    药材名称龙棕拼音Lónɡ Zō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棕榈科植物龙棕的根及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achycarpus nana Becc.采收和储藏:年均可采挖,洗净,切段,晒干。原形态龙棕,矮小

  • 山白龙

    药材名称山白龙拼音Shān Bái Lónɡ别名白杨树、响叶杨、圆叶杨、野白杨树来源药材基源:为杨柳科植物滇南山杨的树皮和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pulus rotundifolia Griff

  • 蓝花棘豆

    药材名称蓝花棘豆拼音Lán Huā Jí Dòu英文名all-grass of Skyblueflower Crazyweed出处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-豆科》。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河北、山西以根作为

  • 水毛花

    药材名称水毛花拼音Shuǐ Máo Huā来源药材基源:为莎草科植物水毛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oenoplectus mucronatus(L.)Palla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

  • 抽筋草

    药材名称抽筋草拼音Chōu Jīn Cǎo别名虫儿被单、筋骨菜、单背叶、青姑草、金缠莱、大娥嫦菜、石灰草、接筋草、小伸筋草、背单草、滇繁缕、白筋骨草、鸡骨草、唐根草、石繁缕、糯米藤来源药材基源:为石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