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红花岩黄芪

红花岩黄芪

药材名称红花岩黄芪

拼音Hónɡ Huā Yán Huánɡ Qí

英文名root of Multijugate Sweetvetch.

别名黄芪黄芪

出处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-豆科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红花岩黄芪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dysarum multijugum Maxim.

采收和储藏:秋末挖取根,除去根头部及支根,晒干打把。

原形态红花岩黄芪 半灌木,高可达1m。幼枝密被短柔毛。叶柄甚短,密被短柔毛;托叶卵状披针形,长2-4mm,下部连合,外面有毛;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21-41;叶片卵形、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5-12mm,宽3-6mm,先端钝或微凹,基部近圆形,上面无毛,密布小斑点,下面密被平伏短柔毛。总状花序胶生,连花梗长10-35cm;花9-25朵,疏生;苞片早落;花梗长2-3mm,有毛;花萼钟状,长5-6mm,外面被短柔毛,萼齿5,三角状,短于萼简;蝶形花冠紫红色,有黄色斑点,旗瓣和龙骨瓣近等长,翼瓣短。雄蕊10,二体,花柱丝状,弯曲。荚果扁平,2-3节,节荚斜圆形,表面有横肋纹和柔毛,中部常有l-3个极小针刺或边缘有刺毛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荒漠区河岸或砂砾质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甘;温

归经心;肺;脾;肾经

功能主治补气固表;利尿;托毒排脓;生肌敛疮。主治气短心悸;倦怠;乏力;自汗;盗汗;久泻;脱肛;子宫脱垂;体虚浮肿;慢性肾炎;痈疽难溃;或溃久不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,大剂量要用至30g。补虚宜炙用;止汗、利尿、托疮生肌宜生用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:味甘、性微温。有补气固表、利尿、托毒排脓、生肌的功能。用于气短心悸,乏力、虚脱、自汗盗汗,体虚浮肿、慢性肾炎、久泻、脱肛、子宫脱垂、痈疽难溃、疮口不愈合。补气宜炙用;止汗、利尿、托毒排脓、生肌宜生用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干檀香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干檀香药材名称干檀香别名小青皮、小青香、小仙人掌、沙针、香疙瘩来源檀香科干檀香Osyris wigbtiana Wall.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。性味辛、微苦,凉

  • 神黄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神黄豆药材名称神黄豆拼音Shén Huánɡ Dòu别名回回豆(《药材学》)。出处《本经逢原》来源为豆科植物节果决明的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后摘下,晒干。原形

  • 大豆黄卷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豆黄卷药材名称大豆黄卷拼音Dà Dòu Huánɡ Juǎn别名大豆卷来源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Glycine max (L.) Merr.的种子发芽后

  • 辣根

    药材名称辣根拼音Là Gēn别名马萝卜来源药材基源:为十字花科植物辣根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moracia rusticana(Lam.)Gaertn.,B.Mey.et scherb.[Co

  • 柳叶藓

    药材名称柳叶藓拼音Liǔ Yè Xiǎn来源药材基源:为柳叶藓科植物柳叶藓的植物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blystegium serpens(Hedw.)B.S.G.[Hypnum serpens

  • 水杨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杨柳药材名称水杨柳拼音Shuǐ Yánɡ Liǔ别名水麻,虾公岔树(《海南植物志》),水柳仔、水杨梅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细杨柳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云南中草药选

  • 还魂草

    药材名称还魂草拼音Hái Hún Cǎo别名打不死出处《陕西草药》来源为景天科植物轮叶景天的全草。夏、秋季采,洗净鲜用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40~100厘米。须根细。茎直立,不分枝

  • 蒟酱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蒟酱叶药材名称蒟酱叶拼音Jǔ Jiànɡ Yè别名萎叶(《纲目》),蒟叶(《本经逢原》),橹叶(《纲目拾遗》),青荖叶(《岭南采药录》)。出处《唐本草》来源为胡椒科

  • 云南仙人掌

    药材名称云南仙人掌来源仙人掌科云南仙人掌Opuntia monocantha Haw,以肉质茎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。主治腮腺炎,乳腺炎,疖疮痈肿,毒蛇咬伤。捣烂加

  • 梅花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梅花药材名称梅花拼音Méi Huā英文名FLOS MUM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(Sieb.)Sieb. et Zucc.的干燥花蕾。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