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臭梧桐花

臭梧桐花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臭梧桐花

药材名称臭梧桐花

拼音Chòu Wú Tónɡ Huā

别名龙船花(《泉州本草》)

出处《纲目拾遗》

来源马鞭草科植物梧桐

功能主治治头风,痢疾,疝气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3钱;研末或浸酒。

复方①治风气头风:臭梧桐花阴干,烧存性为末。每服二钱,临卧酒下。(《医方集听》)

②止痢:来年臭梧桐花,煎汤服。(《纲目拾遗》)

③治疝气偏坠:鲜臭梧桐花五钱。捣烂泡酒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臭梧桐花

药材名称臭梧桐花

拼音Chòu Wú Tónɡ Huā

英文名Flower of Harlequin Glorybower

别名龙船花、后庭花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花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.

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花,晾干。

原形态海州常山,灌木或小乔木,高1.5-10m。幼枝、叶柄及花序等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近无毛;老枝灰白色,有皮孔,髓部白色,有淡黄色薄片横隔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2-8cm;叶片纸质,宽卵形、卵形、卵状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,长5-17cm,宽5-14cm,先端尖或渐尖,基部宽楔形至楔形,偶有心形,全缘或具波状齿,两面疏生短毛或近无毛;侧脉3-5对。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腑生,疏散,通常二歧分枝,花序长8-18cm,花序梗长3-6cm,具椭圆形叶状苞片,早落;花萼幼时绿白色,后紫红色,基部合生,中部略膨大,具5棱,先端5深裂,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或卵形;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,花冠管细,先端5裂,裂片长椭圆形;雄蕊4,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。核果近球形,径6-8mm,包于增大的宿萼内,熟时蓝紫色。花、果期6-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

性味味苦;微辛;性平

归经肺;肝;大肠经

功能主治祛风;降压;止痢。主风气头痛;高血压病;痢疾;疝气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5-10g;或研末;或浸酒。

复方①治风气头风:臭梧桐花阴干,浇存性为末。每服二钱,临卧酒下。(《医方集听》)②止痢:隔中臭梧桐花,煎汤服。(《纲目拾遗》)③治疝气偏坠:鲜臭梧桐花五钱。捣烂泡酒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气桐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气桐子药材名称气桐子拼音Qì Tónɡ Zǐ别名气死桐子(《重庆草药》)。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未成熟而早落的果实。功能主治《分类草药性》:&qu

  • 圆叶千金藤

    药材名称圆叶千金藤别名乌桕薯、乌桕茹、独脚乌桕来源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圆叶千金藤Stephania rotunda Lour.,以块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洗净切片,阴干。性味苦、辛,寒。功能主治祛风除湿,消

  • 黄麻梗虫

    药材名称黄麻梗虫拼音Huánɡ Má Gěnɡ Chónɡ别名黄麻虫(陶华),麻虫(《百草镜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。功能主治治疔疮

  • 心叶兔耳风

    药材名称心叶兔耳风拼音Xīn Yè Tù ěr Fēnɡ别名大一枝箭、小接骨丹、双股箭来源菊科心叶兔耳风Ainsliaea bonatii Beauvd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

  • 香茅花

    药材名称香茅花拼音Xiānɡ Máo Huā别名茅香花、茆香花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mbopon citratus(D C.) Stapf采收和储藏:花期采收,晒

  • 钓樟枝叶

    药材名称钓樟枝叶拼音Diào Zhānɡ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红果钓樟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o[L.umbelata Bl.]

  • 野鸦椿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鸦椿子药材名称野鸦椿子拼音Yě Yā Chūn Zǐ别名鸡眼睛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果实或种子。8~9月采收成熟果实或种子,晒干。原形态野鸦

  • 红毛悬钩子

    药材名称红毛悬钩子拼音Hónɡ Máo Xuán Gōu Zi别名老熊泡、老虎泡来源蔷薇科红毛悬钩子Rubus pinfaensis Levl. et Vant.,以根入

  • 笔罗子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笔罗子药材名称笔罗子拼音Bǐ Luó Zǐ别名野枇杷、粗糠柴来源清风藤科笔罗子Meliosma rigida Sieb. et Zucc.,以根皮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福建

  • 火炭母

    药材名称火炭母拼音Huǒ Tàn Mǔ别名翅地利、火炭星、火炭藤、白饭草、白饭藤、信饭藤来源为蓼科蓼属植物火炭母Polygunum chinense L.,以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晒干或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