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金慈姑

金慈姑

药材名称金慈姑

拼音Jīn Cí Gū

英文名roxburg Typhonium

出处始载于《云南植物名录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天南星科植物金慈姑的块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yphonium roxburgii schott[Arum trilbatum Roxb.;A.roxburgii Thw.]

原形态金慈姑,块茎近球形。叶3-4,丛生,叶柄长10-35cm ,下部具鞘叶片状3浅裂或3深裂,裂片陪合部分宽或狭,渐尖,中裂片卵形,长9-17cm,宽约 14 cm,侧裂片不等侧的卵形或不等侧的长圆状卵形,有时个侧下部扩展,长10cm,宽7-8cm,表面深绿色,背面黄绿色;中肋两面稍隆起,侧脉多由中肋基部及侧裂片主脉下部伸出,扇形展开,网脉明显,集合脉1条。花序柄长2-9cm,肉红色,有暗紫色斑纹;佛焰苞长17-19cm,管部卵圆形,长2-2.5cm,直径1.5cm,苍白色或淡绿色,具紫色条纹,檐部长13-15cm,卵状披针形,基部展开宽5cm,向上长渐尖,外面肉红色带土绿,具紫色纵条纹,内面褐紫色带肉红色条纹;肉穗花序;雌花序圆柱形或短圆锥形,长4-5mm,粗5mm;中性花序长1.5-2.2cm,下部密布中性花,反折,玉白色;雄花序长1cm,粗2-3mm;附属器淡蜡褐色,具长约2mm的淡紫红色的柄,基部粗3-4mm,长12-15cm,鼠尾状;雌花心皮2-3,子房卵形,柱头盘状,紫红色;雄花雄蕊2-3,土黄色,药室卵形,花粉红色。浆果卵圆形,淡绿色,有种子1颗。花、果期5-8月。

生境分部分布于云南腾冲地区,昆明植物园有栽培。

性味味辛;性温;有毒

归经肝;胃经

功能主治活血止痛;解毒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胃脘痛;腹痛泄泻跌打损伤;骨折;疮疖肿毒;毒蛇咬伤;外伤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,宜炮制后用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块茎:味辛、麻、性温,有毒。有麻醉镇痛、解毒消肿的功能。用于毒蛇咬伤、疮毒肿毒、外伤出血、跌打损伤、骨折、肠炎、胃痛、胃溃疡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苦壶卢蔓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苦壶卢蔓药材名称苦壶卢蔓拼音Kǔ Hú Lú Màn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茎。夏、秋采。功能主治《稗史》:"痳疮,煎汤浴之。&qu

  • 褐带环口螺

    药材名称褐带环口螺拼音Hè Dài Huán Kǒu Luó来源药材基源:为环口螺科褐带环口螺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clophorus martensianus Moelldendorff采

  • 大发散

    药材名称大发散拼音Dà Fā Sàn英文名Parish's Ironweed别名豆鼓叶、大红花远志出处始载于《云南思矛中草药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滇缅斑鸠菊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

  • 洋蓍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洋蓍草药材名称洋蓍草拼音Yánɡ Shī Cǎo别名锯草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蜈蚣蒿、一苗蒿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中国药植图鉴》来源为菊科植物千叶蓍的全草。6~8月采收。

  • 酥油

    药材名称酥油拼音Sū Yóu别名奶油、牦牛油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(L.)[Bos grunniens L.],以乳中炼出的脂肪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西藏。

  • 岩青菜

    药材名称岩青菜拼音Yán Qīnɡ Cài别名雅头还羊、丫头还阳来源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鄂西粗筒苣苔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iggsia speciosa (Hemsl.) Craib.采

  • 罗平蓟

    药材名称罗平蓟拼音Luó Pínɡ Jì别名刺盖草、大刺盖、大牛夻口来源菊科罗平蓟Cirsium belingschanicum Petr. ex Hand.-Mazz.

  • 紫楠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紫楠根药材名称紫楠根拼音Zǐ Nán Gēn出处《江西手册》来源为樟科植物紫楠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紫楠"条。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,催产。复方①治跌打损伤

  • 地杨梅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杨梅药材名称地杨梅拼音Dì Yánɡ Méi出处《本草抬遗》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地下有小块根。叶丛生;细长而尖,边缘

  • 白头翁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头翁花药材名称白头翁花拼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花蕾。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治疟疾寒热,白秃头疮。"